思明区“近邻监督”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开展监督回访。
文/图 本报记者 薄洁
“各部门行动速度很快,我们提的意见建议有了回音。”台籍“近邻监督员”王伸豪没想到的是,年初在“近邻监督恳谈会”上的一句话,竟引起了思明区多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职能部门围绕台胞提出的惠企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循因施策,列出整改清单,多渠道开设惠企政策直通车。
就在上周,思明区“近邻监督”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来到沙坡尾工作坊监督回访,王伸豪为“近邻监督”点赞的同时,也由衷地在《近邻监督回访评价清单》上写下了“满意”二字。在他看来,两岸“近邻监督员”共同发力,促进两岸融合发展落实到具体事务中,通过“近邻监督”将增进台胞福祉的政策举措一一落实落细,让越来越多的台胞真切体会到“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带来的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
面对面交流
畅通渠道 提升政策宣传实效
破解“新思明”之问,同心护航经济发展——今年年初,聚焦“强信心 促发展”主题,思明区纪委监委举办了一场“近邻监督恳谈会”,特别邀请9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台胞,与相关职能部门面对面交流,听一听他们对基层部门贯彻落实“新思明”之问的意见建议。恳谈会上,区台港澳办、区科信局、区人社局、区审批管理局、思明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等部门还带来最新政策宣讲,对台胞提出的问题现场答疑解惑。
“台胞个体工商户对于一些惠台惠企政策不熟悉不了解。”台籍“近邻监督员”陈彦良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也引起了王伸豪等人的共鸣,大家希望能进一步畅通政策宣传渠道。台胞代表们围绕如何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助力台青在厦就业创业、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建言献策。
针对台胞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区“近邻监督”指挥中心一一汇总梳理,分门别类转给相关部门研究处理。在“近邻监督”工作模式的监督推动下,台胞反映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落实。
面对面回访
深化监督 促进惠台政策落地
这阵子,区“近邻监督”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忙着走访台企、台胞,对恳谈会上收集到的问题办理情况进行回访。这种面对面的回访方式,也是“近邻监督”工作模式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建立回访评价机制,确保台胞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真正提升“近邻监督”实效。
聚焦做细做实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思明区纪委监委还从制度保障入手,制定出台《近邻监督工作手册》,进一步明确“近邻监督”的监督定位,并探索设立《近邻监督基层治理重点监督清单》《近邻监督基层治理主体责任清单》《近邻监督回访评价清单》等“三份清单”,确保“近邻监督”落到实处。
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规范化的队伍管理,进一步激发“近邻监督”队伍活力。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近邻监督员”活跃在思明的大街小巷,紧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身边事,发挥“近”的优势,进一步织密基层监督网络。随着“近邻监督”工作的不断深入,“近邻监督”队伍也日益壮大,不少来厦就业创业的台胞主动加入“近邻监督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两岸融合发声,为两岸交流牵线。台籍“近邻监督员”充分发挥亲情纽带作用,收集台胞台企在生活、创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并及时向区纪委监委反馈,推进问题的解决。
持续优化涉台营商环境、为台企发展纾困解难……一项项实打实的监督举措,已被写入“近邻监督”今年的工作部署。思明区纪委监委深化监督惠台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落地的同时,还将定期走访台企,面对面倾听企业声音;积极走访台胞聚集的商圈、社区,邀请更多台胞加入“近邻监督员”,强化台籍“近邻监督员”队伍建设;收集台胞关注的民生问题,急台胞之所急、想台胞之所想,推动职能部门尽职尽责,为台胞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点击】
融入商圈 首创“近邻监督工作室”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近邻监督”已结出累累硕果,“近邻监督”与“点题整治”有机融合持续深化,一系列民生领域的热点问题得到解决。思明区纪委监委还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出发,为优化全区营商环境添砖加瓦,助力基层治理质效再提升。如今,“近邻监督”也融入思明商圈,在嘉禾良库文创园首创“近邻监督工作室”,为基层治理打开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