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舒琪 通讯员 邹婷
加快推进保障房配租配售,今年第一批市级公共租赁住房启动申请;抓紧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53个项目全面开工;加大住房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市场逐步回暖升温……节后,市住房局各项工作全面起跑、全速推进,奋力实现“开门稳”“开门红”。
市住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市住房局将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争优、创优”,在推进住房工作守正创新上“争先、当先”,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居住品质上“争效、提效”,奋勇推进住房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让老百姓住上更好的房子。
用心用情
不断提升保障质效
“安居乐业是人民幸福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让老百姓有得住、住得好,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陈勇说,去年我市配租配售各类保障性住房数量为近三年新高。新的一年,市住房局将加大力度,尽力而为,切实做好民生这篇“大文章”,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百姓安居托底。
充分发挥住房保障民生兜底作用,持续提升住房保障服务水平。当前,市住房局正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性商品房(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今年拟推出3个批次公租房,推出2至3个批次保障性商品房和1个批次高层次人才住房。
在陈勇看来,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吸引各类英才“登鹭留厦”的重要一环。今年市住房局将继续全面加强住房租赁市场建设,积极促进引才留才工作,以落实“十四五”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为抓手,多渠道拓宽房源筹集供应方式,加速筹集房源,确保今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4.2万套(间)。
同时,市住房局还将持续落实大学生“五年五折租房”政策,推动各区(管委会)扩大保障覆盖面,将符合产业发展的骨干人才、新市民、青年人纳入政策保障范围,力争今年保障人数达到6万人次、发放租金补贴3亿元。
真抓实干
不断加大支持力度
当前,房地产业已经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的发展阶段,提升居住品质,让老百姓住上更好的房子,是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陈勇表示,要切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要求,贯彻到住房事业全过程各领域,有效推进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实现房地产业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我们将大力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陈勇介绍,支持刚需,就是大力支持第一套住房,对首付比、首套利率给予最大力度优惠;支持改善性需求,就是合理支持第二套住房,对以旧换新、以小换大,以及生育多子女家庭,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满足人民群众“住好房”需求。
去年,市住房局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房地产业发展平稳健康,较好地实现了年度预期目标。今年,市住房局将继续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积极履行城市主体责任,用好“一城一策”政策工具箱,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好稳增长、惠民生等方面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促安全也是谋发展。陈勇指出,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一体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守住住房安全底线,促进城市安宁、社会安定、市民安全。
为切实给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市住房局注重中长期治理和建立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持续化解房屋安全隐患风险。今年将打出“组合拳”——持续推进自建房及房屋安全专项整治,6月底前完成全部房屋排查;实行经营性自建房挂牌巡检制度,开展房屋安全治理长效机制试点,试行房屋“体检+保险”管理模式;创新直管公房危房改造思路,探索适商化改造,加大保护性修缮力度,推动房屋维修由低端修补向整体品质提升转变。
爱拼敢赢
不断整合优化资源
不断提升房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推进住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提高行业服务水平、群众居住品质的必由之路。陈勇指出,新的一年,市住房局将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着力打造“法治住房”“智慧住房”“网格住房”,以深入开展“整合优化年”主题年活动为抓手,通过整合、优化、完善、提升,系统整合资源,产生积聚效应,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
大力打造“法治住房”。紧跟国家法律法规更新、中央政策调整和本市经济发展实际,不断加强住房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如做好《厦门经济特区房屋租赁管理条例》等调研论证基础性工作等。
大力推进“智慧住房”。年底前基本建成房屋大数据信息平台,统筹各类房屋信息数据;持续推动住房各业务板块关联整合,搭建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为我市“城市大脑”建设提供完善房屋数据基础库;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住房领域智慧管理和社会治理“一网统管”。
大力发展“网格住房”。秉持“大房管”理念,分级、分片划定网格,形成条块结合、片区包干、责任到人、职责到位的网格化房屋综合管理体系,实现空间全覆盖、业务全领域、全生命周期房屋管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