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柯恺筠
通讯员 齐铭
3月10日,厦门率先全省在10个路口上线试运行“智能红绿灯”,实现路口信号灯全天候看车流量自动调整配时,提升路口通行效率。智能红绿灯背后运用了哪些科技手段?能够实现什么效果?昨日,交警支队举行通气会,首度向市民介绍“智能红绿灯”,并将在网上开放投票渠道,邀请市民一起点评智能红绿灯。
有多聪明?
它能实时自动调整放行时间
开车的时候,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路口某一方向是红灯,车辆已经大排长龙;另一个方向是绿灯,通行车辆却寥寥无几。这是因为路口各方向的车流是动态变化的,而大多数城市路口交通信号灯采用固定的配时方案,无法根据当下道路实际车流情况,同步改变红绿灯时间。
智能红绿灯就不一样了,它能做到实时调整放行时间。通过在路口安装交通感知设备采集交通流信息,分析路口各个流向车辆、行人的实时交通需求,智能红绿灯可以依托“自适应控制”算法实时自动调整路口信号灯的放行时间,减少“绿灯空放”的情况。从传统式“车等灯”通行,变成智能化“灯看车”放行。
昨日下午,记者在湖滨南路湖滨东路交叉口看到安装在灯杆上的交通感知设备,这是一个巴掌大小的“方形铁盒”,上面有摄像头。交警支队科设大队民警翁键介绍,该设备能够实时采集交通流信息,包括路口车辆排队情况、实时拥堵指数、实时平均速度等数据。同时,根据路口实际场景需求不同,在数据收集上运用了多目标雷达、地线圈、互联网数据检测等多种科技手段。
前端交通感知设备采集的数据,通过信号发射器及边缘计算单元,传导到指挥中心平台,再由平台“自适应控制算法”实时自动调整路口信号灯。这样一个流程下来,只需要几秒时间。而且,智能红绿灯24小时“在线工作”,也就是说,每一轮红绿灯时长都有可能发生微妙变化。
如何应用?
先试点再推广 我市在10个路口试运行
智能红绿灯或将是交警支队进一步疏堵保畅的法宝。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朱仕政介绍,随着厦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路口交通流变化较大,传统红绿灯只有几套固定的配时方案,无法适应变化快速的路口车流情况。造成一些路口绿灯空放、绿灯时长不足,甚至出现“路口溢出”等情况。
为了提升路口通行效率,厦门交警前期调研国内先进的智能红绿灯建设应用经验,与相关领域专家深入研讨论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路口开展交通信号灯自适应控制技术测试,甄选合适的技术路线,优化提升后选取片区试点应用,为规模应用积累经验,最后形成智能红绿灯建设应用的“厦门方案”。
据了解,目前试运行的智能红绿灯是由交警支队牵头,5家国内智能信号控制领域头部企业参与设计。最终结合第三方平台择优推荐5家企业开展落地测试,而测试的路口正是此次试运行的10个路口。
【点击】
布设选点有何讲究?
“智能红绿灯”布设在10个路口:
●湖滨西路-湖滨南路交叉口
●湖滨西路-禾祥西二路交叉口
●白鹭洲路-厦禾路交叉口
●白鹭洲路-禾祥西路交叉口
●湖滨南路-湖滨东路交叉口
●湖滨南路-金榜路交叉口
●湖滨东路-湖滨北路交叉口
●湖滨东路-体育路交叉口
●金尚路-仙岳路交叉口
●金尚路-金昌路交叉口
据科设大队民警介绍,这10个路口交通需求量较大,存在比较顽固的拥堵情况。10个路口按照位置相邻的“一大一小”两个路口组成信号控制子区,分为5个信号控制子区。
目前,交警部门在湖滨南路-湖滨东路交叉口每个方向布设1台雷视一体机,采集交通车流等数据,通过数据计算出合适的红绿灯时间,提升路口通行能力,并与湖滨南路-金榜路交叉口协调联动,实现全路段绿波通行。
【互动】
智能红绿灯效果如何?
请您来投票
为了更好地收集市民朋友的通行感受,进一步提升“智能红绿灯”,即日起,厦门交警在“厦门交警”微信公众号发布投票链接,邀请市民朋友实地感受相关路口平峰、高峰通行情况,为通行效率提升效果明显的信号控制子区投票点赞。
下一步,厦门交警将邀请第三方专家进行测试成果评审,对比智能红绿灯上线前后的路口交通数据,结合市民朋友的通行感受,不断改进。近期,厦门交警将联合地图科技公司上线手机导航软件路口红绿灯倒计时功能,提升市民交通出行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