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胃痛 其实是胆疼
原来是胆囊结石作怪,再拖下去或有生命危险
2023-03-16 00:00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3月10日

  ●地点:厦门市中医院

  厦门市中医院党委书记、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尹震宇(左一)及肝胆胰外科负责人王付强(右一)在给张女士做急诊手术。(本报记者 张奇辉 摄)

  本报记者 刘蓉

  通讯员 候墨龙

  以为是胃痛,当做老胃病治疗了一个月,疼痛时间却反而变长了,还有恶心想吐的感觉,张女士真是受够了罪。她实在熬不下去,到厦门市中医院肝胆胰外科检查,才发现问题与胃无关,“真凶”竟是胆囊结石,且有颗结石掉入胆总管,再拖下去,累及肝脏及胰腺,还会造成生命危险。

  由于张女士就医太迟,胆囊壁被结石摩擦得肿大充血,且有结石掉入胆总管造成崁顿,所幸急诊手术切除胆囊及胆总管取石顺利。昨日,她顺利出院。出院时,她感叹,“疼了这么久,我还以为是胃有毛病,没想到是在它‘隔壁’,是胆疼啊。”

  以为犯了“老胃病” 拖到疼痛难忍才就医

  45岁的张女士有多年的胃病史,一直也很注意对胃的保养,家里常备胃药。今年1月底开始,她的上腹总是隐隐作痛,因疼痛不是非常明显,她下意识以为又是胃炎发作,自行服用胃药后略有缓解,也就没当回事。2月中旬后,她的上腹疼痛发作频繁,换了几种胃药服用,仍没有缓解,还伴有后背酸胀不适。

  直到3月初,偶尔出现疼得直不起身的现象时,张女士才觉得不对劲,赶去厦门市中医院急诊科就诊。前往会诊的厦门市中医院肝胆胰外科负责人王付强听说病情后,第一时间对她进行彩超、CT筛查,并在张女士的坚持下进行了急诊胃镜筛查,确认胃没有问题,真正的疼痛根源出在胆囊上,是急性胆囊炎。她才突然想起自己曾在体检中查出胆结石,但因没有出现明显的疼痛,一直没当回事。

  更糟糕的是,她的胆囊结石有颗石头已崁顿在胆总管末端,血液检验指标显示已导致她出现明显黄疸,需要尽快手术,再拖延,一旦胆道梗阻,易引发急性胰腺炎、胆囊穿孔或化脓性胆管炎等并发症,很可能发生感染性休克,极易危及生命。

  厦门市中医院党委书记、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尹震宇教授及王付强主任的手术团队共同给张女士急诊手术,对她实施“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取石术(ERCP)+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双镜联合手术,一台手术同步解决两个问题。

  手术第一步,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取石术(ERCP),该手术是经口通过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内的结石,无需开放手术,没有手术切口。王付强介绍,经过口腔,用一条十二指肠镜到达十二指肠里胆管开口的部位,用网篮将梗阻的石头取出。随后的腹腔镜探查术中,发现张女士的胆囊壁明显充血水肿,胆囊肿大明显失去功能,只能遗憾切除胆囊。

  发现胆囊结石 尽早处理莫耽误

  尹震宇介绍,像张女士这样把胆囊炎发作当成胃疼治疗的患者很常见,每年可接诊四五十例。有的病人甚至在出现上腹疼痛后,花费不少钱去反复做胃肠道检查且用药治疗,绕了一大圈才发现是胆囊的问题。

  王付强提醒市民,生活中,很多人在发现胆囊结石后,都会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如果结石不痛就不管,痛得厉害了,就先吃点药、输液打针,先忍一忍、扛一扛再说。只有等到实在痛得不行甚至出现胰腺炎了,才会选择就医、进行手术治疗。实际上,在临床上,医生更建议患者在发现胆囊结石后,如果有症状或较大结石,就越早处理越好。这是因为,尽早处理能有效避免因结石长期存在而对胆囊内壁造成反复摩擦、刺激,最终形成胆囊炎症;一旦结石造成胆道系统梗阻,除了会加速结石对胆囊功能的损害外,还可能诱发形成胆囊化脓、坏疽、穿孔,甚至是急性腹膜炎、败血症、胰腺炎等并发症。更重要的是,尽早处理也能减少胆囊癌变几率。

  【医生手记】

  厦门市中医院党委书记、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 尹震宇

  如何辨别是胆囊疼还是胃疼

  把胆囊疼当胃疼的患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这主要是因为人体的胃部和胆囊部位相近,且胆囊结石早期出现的疼痛伴随上腹不适、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很容易被混淆。

  不过,我要提醒的是,胆囊疼和胃疼,其实可以通过疼痛位置及疼痛时机来分辨。胃疼的部位一般是上腹部中部偏左,而胆囊结石发作则主要是右上腹的阵发性隐痛或者绞痛。另外,胃疼一般是在饥饿或饱食后发作,而胆囊结石引发的疼痛,则经常在夜间发作或进食油腻食物后。而且,急性胆囊炎的疼痛还会好似长了“脚”,游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比如,右肩部、背部、心口,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胃疼,则不会出现肩背部的放射性疼痛。

  因此,当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切勿自诊自治,当成胃病或是普通肠胃不适而选择保守治疗。正确的做法应是及时就医做胃镜检查和肝胆系彩超检查,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处理。

  我还要强调的是,预防胆囊炎最好的办法就是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尤其要重视早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