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蒙婧 通讯员 石青青
春日里除了动植物,小孩也长得更快?不少家长认为,春天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期”,“错过”意味着又浪费一年,一些家长由此陷入了对孩子的“身高焦虑”。
记者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科小儿内分泌门诊了解到,春季前来就诊的人数较全年其他时段有所增加。其中,因孩子矮小、性早熟带着孩子前来就诊的家长占大多数。
现象:家长对孩子身高问题日趋重视
15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小儿内分泌门诊。在这里,三位医生组成了小儿内分泌专业组,诊治如儿童矮小症、性早熟、甲状腺疾病等小儿内分泌疾病,现场候诊的主要群体是4岁到14岁的儿童及青少年。
儿科主任医师赵红缨介绍,进入春季,小儿内分泌门诊的就诊人数不断增多。虽然已经增加门诊次数,但门诊号往往前一周就被“抢”完。近期有1/3是因为家长觉得孩子身高长得慢,1/3则是发现孩子提前发育。此外,也不乏有家长因“身高焦虑”和从众心理带着孩子前来就诊。
“临床上来说,孩子在春天确实要比冬天长得快一些。”赵红缨介绍,去年中小学的寒假较长,孩子常居室内、缺乏运动,春节期间容易吃多长胖;进入春季后,随着天气转暖,孩子们户外活动增多,开学后的作息规律相对稳定,这些都对长高有好处。
赵红缨还注意到,近年来本地家长对孩子的身高问题日趋重视,去年该门诊的挂号人数达到了四五千人次。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小儿内分泌门诊接诊的矮小、性早熟的儿童逐年增加,其中,儿童性早熟的就诊人次增加更明显。
“我国儿童矮小症的发病率约为3%,男女发病率相近。”赵红缨表示,由于睡眠不足、多餐少动、高油高糖饮食、心理压力增加等原因,儿童性早熟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导致不少孩子骨龄超前,缩短了应有的长高时间。
赵红缨介绍,性早熟的男女发病率为1∶10。“女孩子出现早发育,家长一般在早期就能发现,能较早寻求干预;而男孩的性早熟因为比较隐蔽,容易被家长忽视,等家长通过孩子变声、长喉结等发现时,很多男孩已经发育到中后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导致最终的身高不理想。”
提醒:盲目听信民间偏方可能适得其反
赵红缨发现,很多家长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孩子长不高是因为“缺营养”。于是很多家长通过给孩子食用蛋白粉、补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等来促进孩子长高。赵红缨说,孩子能长多快和车辆能跑多快类似,除了看“加了多少油”,更要看“发动机”的动力够不够。
“人的身高增长除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还取决于生长激素分泌是否充足。”赵红缨说,适当的饥饿、每天早睡早起、适量的运动、心情愉悦都有助于生长激素的释放。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释放,睡前进食容易使得孩子的血糖居于高位,抑制生长激素的释放。
“闽南这边常给小孩喂粥、汤等精细流食,高密度食物吃得少,营养较单一,孩子没养成多咀嚼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身高基础没打好。”赵红缨建议,应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带孩子定期体检。建议每半年记录一次孩子身高,发现问题及时就诊。
一些家长还表示曾给孩子食用田七等民间“长高偏方”。赵红缨说,田七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小儿服用后可能导致骨骺过早闭合。此前有家长让孩子服用民间“长高偏方”,用药一年半后孩子都没有长高,来院治疗后才发现孩子的骨骺已经闭合。
赵红缨提醒,导致孩子矮小的原因有很多,还有可能因先天性心脏病、地中海贫血等疾病导致。家长发现孩子身高长得慢后,不要随意听信“民间偏方”,应尽早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对孩子的身体进行全面评估,进行儿童骨龄、生长激素分泌水平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