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时日
“泡馆”记忆
洪铃铃
2023-03-22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关于图书馆的记忆,最早便是十八岁踏入大学校园那一刻。

  当校车载着我们这群新生驶入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恢宏大气的建筑,古朴的红色外墙上写着三个大字“图书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图书馆。农村长大的孩子,只见过学校里的阅览室,藏书不多,很多书已十分陈旧,轻轻一掸,总能飘起不少尘埃,而且那时学业繁重,根本无心看课外书。所以,当我见到大学里的图书馆,顿时觉得自己是那么渺小和粗俗。

  学校有这么好的资源,我自然不能错过。每天早上七点,我就会背上书包,早早到图书馆占座位。其实,只要不是期末,图书馆座位并不紧张,只不过我喜欢找一个临湖靠窗的座位——读书嘛,当然得找一个舒适的位置,人不能太多,也不需要正襟危坐。坐在窗前,我可以看见宋慈湖碧水荡漾,还有那湖边的花树下,总有学子坐在那石头上读书。窗外的微风轻抚过我的脸颊,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占完座,我会去书架寻找杂志。就像小孩渴盼大人带来新鲜的玩意,我也对杂志的更新念念不忘,因为那些杂志里有很多故事,等待我去探寻和聆听。在《青年文摘》里,我看到了很多同龄人,在青春里迷茫,在阅读里成长;在《做人与处世》中,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在《读者》里,我看到了很多人的生活……可以说,这些杂志就像一道道可口的点心,让我一早便开始了快乐阅读。

  当然,点心好吃却不足以饱腹,精神主食必不可少。穿梭在那一排排书架间,书本散发的墨香,指引着我去品味。随手一翻阅,我便跟着李娟到了阿勒泰,徜徉在那一片灿烂的向日葵花海;接着,我又随着迟子建到了漠河,漠北的风情、童年的记忆,迟子建带给我一种温暖的伤感;然后,我一转身,便到了汪曾祺笔下的云南,昆明的雨是那么富有诗意,卖花的女子也多了几分风韵……

  “饱餐”后,我还要备好“食材”——寻找心仪的书。看到绕着书架细心寻书的同学,便会相视一笑,都是爱书之人啊!找到想读的书,我会很欣喜,因为心心念念总归有了回应;倘若暂时没找到,我也不会失落,谁知道下个转角会不会遇见自己喜欢的书呢?

  看我整日待在图书馆,同学打趣我,别人是泡茶,我是“泡馆”,虽然和那些考研的同学比起来,我感觉自己配不上,但我感觉“泡馆”和“泡茶”,有相近之处,都是灵魂浸润的过程,便也欣然接受。

  除去上课,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图书馆看书、写字,很多思绪在图书馆沉淀,很多迷茫在图书馆化解。我总觉得图书馆像是一位智慧老人,指引着我前行,有图书为伴,便觉得踏实心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