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尚
玩转酒酿
2023-03-29 00:00来源:厦门日报

  榴雨

  未知酒酿,先识“甜酒”——那甜美的滋味,早已深入人心。酒酿,又名“醪糟”“甜酒”,酿造历史之悠久,早在《庄子》《后汉书》中就能觅得踪迹。这份古老的工艺,经千年而不衰,技法成熟,至今已到了国人皆可自制之程度。

  有段时间,我曾生活在一个贵州人聚集的城中村。巧手的贵州媳妇很会做酒酿,一做就是一大桶,乃至将大木桶直接搬到街边售卖。也许是新鲜的缘故,这酒酿竟比我平常买的瓶装酒酿更加甜美醇厚。在那个炎热的夏夜,我们甚至舍不得拿去煮开,直接拿来当甜品吃掉了。

  买来的酒酿实在太少,意犹未尽。我开始上网、查资料、看视频,想通过充分发挥一个“读书人”爱钻研的特长,实现酒酿自给自足。也不知费了多少糯米、多少酒曲,我做的“甜酒”酸过、长毛过、寡淡无味过,我这个做酒酿的人就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原来,做不出甜美醇厚的酒酿无外乎两个原因:蒸熟的糯米温度太高或太低,其实控制在35摄氏度最为适宜;器皿消毒不佳,同时要注意绝对不能有油。掌握了这些经验,我做酒酿可就不再容易失手了。

  如今,现代科技为“手残党”提供了趁手工具,比如,酸奶机、面包机,甚至电饭煲都能延伸出做酒酿的功能。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用酸奶机做酒酿。虽然我用酸奶机没做过几回酸奶,但酸奶机做出的酒酿却是一等一的好,奥妙就在于它将密封度和温度都调整到了理想状态。

  现在,酒酿有了,剩下的问题就是怎么吃。通常来说,酒酿的做法都是煮汤,加糖、加蛋、加汤圆、加桂花,甚至加菜加肉各种花样,真是可甜可盐。数年前的秋冬时节,我曾行至山西榆次一带,在一家寻常菜馆吃了道“橘子醪糟汤”,甜而不腻,温良爽口,那舌尖的感受,恰似于冰凉的夜里点燃一盏小橘灯,瞬间世界满是温馨和果香!只是,后来自己仿做多次,却再未尝出当时的味道。

  当然,这些简单的做法,都没有跳出酒酿本身汤汤水水的禁锢。若加以更大胆的想象,或许可以做出颠覆食材本身的作品,比如“炸酒酿”。这想法听起来匪夷所思,做起来竟也不难,道理和“炸牛奶”有些相似。将酒酿加淀粉、水一并加热,冷藏凝固后切块,蘸蛋液、面包屑,油炸——从古代到现代,中西美食手法在此完美地结合了。这道“炸酒酿”摆在客人面前,不能再称为“喝一杯”了,确切地说,应该是请“吃一块”甜酒。想来,只有这充满智慧的朴素食材,才配拥有这么迷人的辽阔意象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