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创新团队和研发机构进行项目签约。(本报记者 黄嵘 摄)
制图/ 张平原
市科技重大贡献奖和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奖获得者中,45岁以下青年人才6人,占获奖人数的50%
市科技进步奖的60项获奖成果中,企业为主或参与完成的成果有44项,占比73%
本报讯(记者 吴君宁)2022年度厦门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昨日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揭晓,展现了一批我市近年来科技创新取得的新成果。
嘉庚创新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厦门大学教授郑南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主任医师王占祥荣获厦门市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陈浩等10人荣获厦门市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奖;“复杂海域环境下超长管道整体式沉管施工关键技术与应用”等60项成果荣获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0项。
据介绍,这些获奖项目和个人,代表了我市各行各业的前沿科技水平,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取得的突出成效。
从基础研究做起
长期耕耘科研领域
带领团队开发多项高选择性加氢纳米催化技术的科学家郑南峰,在厦门从事科研工作30年间,从基础研究做起,牵头建设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一直努力探索基础研究成果产业转化落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截至目前,多项技术成功应用于关系国计民生系列精细化学品的绿色生产,累计为企业新增产值超过10亿元。
“获奖是对我们科研创新工作的肯定,但如何把自己的研究兴趣与产业需求紧密融合起来并非易事。”接过获奖证书时,郑南峰表示,他深刻感受到厦门市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上的巨大决心和努力。“作为一线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创新服务产业的实践者,我将继续推动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研究的融通发展,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厦门市的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郑南峰说。
王占祥同样在科研领域默默耕耘,他长期从事神经系统疾病临床救治与基础研究工作,完成了国内首例脑积水后巨颅畸形颅腔重建手术,承担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提高我国临床医学发展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担任医院院长期间,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建立了疫情防治结合医疗救治体系,为守卫厦门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重大贡献。曾获得中国医师奖、获评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
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
产学研融合深入
此次市科技重大贡献奖和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奖共颁发给12人,涵盖了我市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的杰出科研人才。其中,45岁以下青年人才6人,占获奖人数的50%。可见青年科技工作者已经在我市科研领域“挑大梁”,是科技创新队伍中最具活力的主力军。
市科技进步奖的60项获奖成果中,企业为主或参与完成的成果有44项,占比73%,体现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据统计,进步奖项目共获发明专利514件,其他专利、软件著作权670件,发表论著1524篇,累计实现产值555.41亿元,有力支撑了我市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纵深】
二十多位科技大咖齐聚厦门的背后
本报记者 林露虹
昨日,厦门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这场大会规格很高,聚集了二十多位科技大咖,他们中有院士、有科研院所负责人,也有创新型企业的研发带头人。
作为科创领域的“最强大脑”,这些嘉宾行程繁忙,齐聚一堂更是不易。他们为何亲临大会现场?厦门在下一盘什么棋?我们或可从场内捕捉到的信息中窥见一斑。
科技人才站“C位”
此次大会有项非常重要的议程——颁出“2022年度厦门市科学技术奖”。受表彰的个人及单位代表站上领奖台,从市委主要领导手中接过沉甸甸的荣誉。
乾照光电技术总监陈凯轩是“厦门市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奖”获得者之一,从事LED研究18年的他感慨说,这不仅是个人的高光时刻,也寄托对LED技术研发人员创新拼搏、再创佳绩的殷切希望。
“厦门市科学技术奖”的奖项名单此前已在网上公示。厦门特意把颁奖仪式放到此次大会上举行,以高礼遇致敬科技创新路上的“追光者”,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不言自明。
今年以来,厦门市委主要领导多次指出,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事关厦门发展成败的大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厦门正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快把发展动能转换到依托科技创新上来。
会场外,“2022年度厦门市科学技术奖”宣传展板前,长期关注厦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瑞丰证券大陆首席代表张秀榕驻足良久。她说,复杂形势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承压前行,这场大会让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站C位”,既传递了加强科技创新的信号,也提振了科技企业的信心。
“从0到1”的突破
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无疑是最需要的“家底”。此次大会公布了40位厦门市科技顾问名单,阵容堪称星光熠熠。
聘请顾问被视作柔性引才的重要手段,通过柔性的方式,这些“最强大脑”不仅深度参与厦门科技创新,更将发挥牵引带动作用,为我市引来前沿的技术、高端的人才、优质的项目。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和厦门恩成制药公司共同设立了厦门市创新生物医药研究院,将推动创新药物研发、人才培养、产业孵化培育。
多位科技顾问高度赞扬厦门的创新创造环境和产业基础。可以说,这是“双向奔赴”的彼此选择,厦门的发展需要拥抱一批顶尖专家牵头的前沿科技成果,发展的厦门也为专家们大显身手搭建了舞台。
一个细节是,顾问名单中,来自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等“大院大所”的占比超九成。“大院大所”正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源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更多“从0到1”的突破。有观点认为,厦门在基础研究、原创技术领域一直受限于优质高校资源“先天不足”的短板,厦门市科技顾问或为补齐短板提供了破题思路。
“从1到100”的跨越
“大会给我的印象是十分重视产学研的协同创新。”从上海赶来参会的燧原科技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张亚林注意到,大会出席嘉宾所属单位中,既有知名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也有创新型企业,这些都是科技创新链的关键环节。大会上启动的“厦门科学城”同样串起了这个链条,“它形成产学研用的全闭环”。
值得注意的是,厦门科学城强调“科技成果转化”,将构建“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专业园区+创新飞地”孵化培育体系。一直以来,科技成果转化被称作“越过死亡之谷”,因为一项科技成果从雏形,到小试中试,再到产业化,中间是数不清的尝试和失败。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厦门大学陈嘉庚讲席教授、厦门大学工程技术学部主任洪明辉曾依托原创的颠覆性技术创办科技公司,熟稔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全过程。他说,技术成果本身不等于现实生产力,技术引进来,要先验证。“原始创新是‘从0到1’,验证的过程是‘从1到100’,产业化则是‘从100到N’。”在他看来,“从1到100”需要有专门的支持,提供各类要素支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从这个角度来说,厦门科学城为实现‘从1到100’的跨越、打通产学研创新通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承载地。”
【同步】
市科技创新大会昨签约25个项目,总投资达552.48亿元
宁德时代加码在厦创新研发
本报讯(记者 李晓平)昨日厦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市委市政府与院校、创新团队和研发机构等举行集中签约,签约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合作协议25个,项目总投资552.48亿元。
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早在20年前就启动实施市校院地科技合作工程,并推动企业主导产学研融合,吸引大批创新团队和科技成果在厦落地转化。此次签约项目包括,中国网数字文化厦门总部基地、北神能源科技总部运营结算、京东科技增资汇正融资担保、中能瑞新储能电池研发生产、宁德时代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研发实验室、宝太生物新药研发基地建设、铂联科技高端柔性电子集成模组、矽杰微芯片研发生产、星能数字科技总部及第二制造厂等。
当前,厦门正大力布局关键产业链及其核心环节,全力发展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导的“5+X”重点领域,坚定不移打造国家级新能源锂电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这与宁德时代的发展愿景非常契合,坚定了宁德时代携手厦门、建设厦门、创新厦门的决心,力争在厦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高地。”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欧阳楚英说。
目前宁德时代已在厦门布局系列生产及研发项目,投资超过200亿元。接下来,宁德时代将加大在厦投资布局力度,快速推动合作项目建成投产,把企业的技术优势、制造优势、市场优势与厦门的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紧密结合,在保证生产项目落地转化的同时,加码在厦创新研发。
欧阳楚英表示,宁德时代也将充分发挥“朋友圈”资源优势以商引商,积极引入一批新能源上下游配套企业落地厦门,助力厦门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一极。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原诚寅表示,他们也将继续整合内部研发资源、外部专家智库、高校及企业合作方以及内外部创投基金,推动国地两级资源联动,为把厦门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