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 那些为图书作嫁衣的人
2023-04-23 00:00来源:厦门日报

  文/本报记者  许舒昕

  图/本报记者  张江毅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旨在推动更多人阅读写作,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读者拿到一本好书时,不免会心生好奇:它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从策划选题、逐字逐句审稿、校对、设计版式封面、印刷、装订……一本书的诞生需要历经十多道工序,凝结了作者与编辑的心血。数字化时代,阅读有了多种打开方式。但依然有人坚持为纸质图书作嫁衣,执着地延续一脉书香。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本报记者带您走进我市两家出版社,听听两位出版人的故事,了解一本书是如何诞生的,一窥时代浪潮中出版业的现状。

  陈忠坤

  为两岸图书交易

  当“媒人”

  姓名:陈忠坤

  职业:厦门外图凌零图书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

  厦门外图凌零图书策划有限公司的掌门人陈忠坤,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作家。但直到“大学毕业后,我才发现作家不是那么容易当的。”于是,他选择“曲线救国”——找一份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

  2008年,厦门外图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筹办《书香两岸》杂志,机缘巧合下,陈忠坤成了这本杂志的创作人之一。《书香两岸》以发布海峡两岸文化出版动态为核心,稿件内容都是围绕作家、编辑、书店人、出版人。“在工作过程中,我采访了海峡两岸40多位出版人,从侧面了解了出版行业是怎么一回事,如何去经营。”2011年,他辞职创业,从零开始做自己的图书品牌——凌零图书。(2018年,凌零图书合并到厦门外图集团有限公司旗下。)

  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陈忠坤策划出版了不少畅销书,如《少年陈景润》就卖了6万多册;厦门作家夏炜的散文集《等茶》获得第三十届孙犁散文奖·东丽文学奖等。如何判断一本书是否具有出版价值?陈忠坤谈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是作品内容质量好,有正面的价值取向,读者能从中汲取养分;其次是反映一些大众比较关注的话题,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和作家的梦想一样,出版人也希望能“做出爆款书”。但陈忠坤坦言,能否成“爆款”存在许多偶然因素,他举了《三体》《秘密花园》等书为例,“这些书的爆火是难以寻得规律的。”他认为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这个行业充满了未知和各种可能。

  除了出版纸质书,依托厦门优越的对台区位优势,凌零图书还将发展方向瞄准了图书版权贸易——把台版好书引进大陆,让大陆好书输出台湾。这其中,就有几本令他引以为傲的作品——从大陆输出台湾的《权谋至尊司马懿》翻印8版;从台湾引进至大陆的星云大师的《圆满》《自在》等,经过10年,仍在畅销。

  拥有15年出版龄的他,如今还经常遇到这样的窘境。谈论起工作时,别人会问他:“你是做印刷的吗?”这让他啼笑皆非。“我不是做印刷的。很多人对这个行业存在误解,印刷只是图书出版的一个环节。”

  一本书的出版流程相当烦琐:策划选题、寻找作者、完成初稿、初校、装帧设计、再校、送审、终校定稿、印刷装订、上架发行、营销推广……每个环节都充满对耐心和用心的考验,需要团队协作配合。“每一本书的诞生,不仅是作者劳动的结晶,也倾注了一个出版团队的心血。”

  “传统出版模式受到冲击的今天,想过转行吗?”面对记者的提问,陈忠坤回答干脆,“没想过。出版人很少转行,文字工作者对书大多都有一种天然的热爱。” 2019年9月,台湾著名乡土文学小说家黄春明受邀来到厦门,在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上,举办其首次以单行本形式在大陆出版的系列小说集签售会,该系列图书的策划人就是陈忠坤。当天,有读者从上海坐火车专程来到厦门参加活动,让他深受感动。“每当把脑子里的一个想法,变成成千上万读者手中的书籍,我都特别有成就感。”

  苏昉

  社恐不适合

  当编辑

  姓名:苏昉

  职业:鹭江出版社编辑

  “上班看看书稿,岁月静好”——这是苏昉在踏入出版业之前对编辑工作的理解。2010年,学传媒的苏昉从媒体跳槽到了出版行业。

  这位从业13年的图书编辑,喜欢在小红书分享自己做书的故事。有应届生在评论区问她:“什么性格的人适合出版工作?”她给出的建议竟是——“社恐不适合当编辑”。

  苏昉说,编辑不仅要跟文字打交道,更重要的是与人沟通。这其中包括,“与作者谈版税、稿酬、协商修改书稿,和美术编辑讨论书怎么排版、封面如何设计,和印厂协商用纸、印刷工艺,和营销编辑确定宣传方案等。一本书从无到有以及诞生之后如何迈入市场,各个环节都要编辑全程参与,沟通不畅就会在细节上翻车。”即使到现在,她依然有打电话恐惧症,拿起电话之前要先给自己做心理建设:重点要讨论哪些事、哪些关键点要有所坚持……她都会一一提前写在纸上。

  因为是厦门本地人,苏昉入职后主要做闽南文化类的图书。实习期间,她负责校对的第一本书是周长楫、陈耕编著的《闽南童谣一百首》,“很惊讶,虽然我从小会说闽南话,但第一次知道闽南话可以注音,好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此后,她便与闽南话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几年里陆续责编了五六本有关闽南方言的图书,还担任了福建省“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专项任务的闽南话发音人。苏昉说,在编书的过程里,自己也见证了闽南话注音的不断完善,“一个好的编辑应和作者共同成长”。

  数字时代,信息如海。不知不觉间,流行起了一种新型阅读模式——轻阅读,追求开卷之轻便,体验之轻灵。2020年,厦门理工学院教师黄婉彬萌生了写一本轻松好读的闽南文化读本的想法,既可以用于日常教学,又能向大众普及闽南文化。经过作者与编辑的思想碰撞,《皆喜闽南》诞生了。

  这本书以农历日期为线索,串联了闽南民间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配以精美的手绘插图,将闽南文化具体呈现在每一天的生活中。这样小小一本口袋书,光是打磨378张插画,就花费了苏昉很多心思。“南音表演穿的是什么服装、讲古用的道具是什么……诸如此类的细节都要和插画师交代清楚后再动笔。插画师有时不太熟悉要描绘的事物,这时候就需要编辑协助他们找到方向。”在和插画师探讨画稿的时候,她甚至会自己画草图给他们启发。近两年,文化日历在图书市场上广受欢迎,也让这本书成了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伴手礼,成为外宾了解厦门的一个窗口。

  苏昉说,“编辑是一种有缺憾的职业。”一本书从内容到设计要经过层层协商,做出来的书往往与自己最初的构想不太一样。但每当有作者拿着她责编的书,说“很喜欢”时,都让她特别自豪,“作者的肯定就是工作中最大的成就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