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三,全国各地民俗不一,或返乡庄严祭祀,或相邀户外踏青,或赛歌跳舞尽兴……而在年过六旬的母亲记忆深处,这一天,家人们都会起个大早,为制作“柿芽粿”而忙碌着。
母亲的童年是在龙海浮宫乡间度过的,稻田、池塘、燕尾厝、晒谷场、大石磨……这些看似寻常的生活元素,早已融入她的血液。她时常念叨村后那块略显突兀且郁郁葱葱的土岗,漫山遍野的枯枝落叶腐化成肥沃的园土,滋养着果树和花草。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里是母亲和玩伴最喜欢去的地方,不仅能带回充足的柴草,尽情追逐嬉戏打闹,还可在饥肠辘辘时摘野果填肚皮。
提及这片果林,就得说一说散落其间的柿子树了,它们称得上是林木中的另类。在春风吹绿的时节,那光秃秃的枝杈格外醒目,几场春雨后,柿子树才开始慢腾腾抽新枝,一点点吐着嫩芽。
用“柿芽粿”拜社神的习俗,源于何时,早已无从考证。但母亲说,在这一天孩子们特别高兴,因为可以敞开肚皮尽情吃混合了柿芽汁的糯米粿。一盆浸泡好的糯米,倒入蒸煮好的地瓜条,以及前一天采摘的鲜嫩柿芽,然后到晒谷场排队磨米浆。
此时的大石磨前排起了长龙,年轻力壮的村民负责推磨。推磨时,必须双手紧握磨杆,用力往前一推,并在惯性的作用下迅速向后一拉,石磨便不停地旋转。而站在队伍最前头的那位妇女,则要瞅准时机,把食材一勺接一勺舀进磨眼里。不一会儿,泛着淡绿色的糯米浆就顺着石槽,滴滴答答流进下面的大盆里。
这些磨好的米浆,还要用粗布过滤掉多余的水分,才能开始包馅料。而馅料也很简单,无非是用猪油翻炒过的蘑菇、白菜和笋干,加点酱油和粗盐提味。出锅后,像包粽子一样把它们逐一捆扎结实,放入蒸笼蒸上半个小时。成品被摆上社庙的供桌,由村中的长者焚香祷告,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我未曾吃过“柿芽粿”,对其滋味充满好奇。母亲语重心长地说:“如今,才是真正过上了好日子,好吃的东西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哪像我小时候吃的‘柿芽粿’,每咬一口都带着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