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艺术社区:
艺术魔棒一挥城中村变身诗画家园
2023-04-29 00:00来源:厦门日报

  

▲红顶艺术社区邀请艺术家、艺术院校师生深入殿前街巷绘制墙绘壁画。

  

儿童艺术节让孩子成为主角。

  

红顶以艺术进社区的方式丰富社区文化。(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侯莹×谭平舞蹈与绘画跨界双人展开幕现场。

  

“花花补丁”进入社区修补现场。

 

 红顶艺术社区由旧厂房改造而成,团队勾连在地文化,用艺术激活社区。

  本版文/本报记者 陈冬 许舒昕

  通讯员 方思梦

  本版图/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提供(除署名外)

  飞机降落厦门高崎机场的前几分钟,乘客透过舷窗最常看到的,是成片的红色坡屋顶。这里是湖里区的殿前,厦门岛内最大的城中村——宗祠、庙宇、古厝、自建房、南洋楼、厂房、青年公寓、艺术社区,看似不相关的建筑和各种文化在这里杂糅交织,20万“厦漂”与老村民、返乡华侨在这里共同生活。在城市化的浪潮中,这个城中村非但没有被时代淘汰,反而成为与城市和谐文明共生的典范,这或许可以从身居其中的文化艺术部落——红顶艺术社区找寻到答案。

  回归

  故土文化是“活水”

  梦想从旧厂房起步

  陈丹妮,红顶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在殿前出生、成长。2020年,怀着对故乡的思念,她离开工作生活十多年的北京,与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回到厦门,在殿前创立了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之所以选择殿前,是因为陈丹妮看到了这片故土的文化始终是一股“活水”,充满了无限可能性。她告诉记者,城中村不仅是原住民向上发展的文化根基,也是无数外来者的庇护所,“众多社会学家在多维度研究其作为社会和文化组织的细胞,参与并赋予了城市空间生长的多样性”。

  红顶当代艺术中心的前身是旗山工业园区。改造的第一步,是将原先厂区内租赁的企业和商家全部清退,这在外人看来是一桩赔本生意。但陈丹妮笃定想要建成文化艺术部落的决心:“希望用艺术激活社群,挖掘更多厦门本土文化,让更多人关注厦门、关注殿前,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创立

  分期分批改造

  名家鼎力支持

  2019年,厦门市政府发布了于2020年启动漆画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并选定湖里区殿前街道,打造现代艺术核心区。随后,湖里区委区政府在《科创艺术小镇》二期项目规划的范围内,确立了以红顶艺术社区为核心区,通过分期分批改造,打造以艺术文化特色产业为主的文创产业园区的策略方向。

  由此,红顶艺术社区建设先行启动,包括建立名家工作室、红顶美术馆等。2019年6月,一场名为“星河鹭起——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作为红顶美术馆首展亮相。而后,美术馆又举办了喜迎党的二十大油画展、当代艺术展等多个展览,广受海内外业界人士和机构的认可。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改造,2021年5月22日,红顶艺术社区一期正式对外开放,重头戏是三个面向公众输出多元文化艺术的窗口,即专注国内外当代艺术的“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专注中国艺术脉络的“红顶美术馆”和专属孩子们的“TCCA儿童美术馆”。

  此外,团队积极利用并改造剩余空间,邀请艺术家前来驻地创作,目前艺术家工作室已进驻含全国美展漆画金奖在内漆画名家陈金华、汤志义、张玉惠、苏国伟、陈立德、吴嘉诠等6人;各门类艺术名家张立平、林涛等26人;入驻红顶艺术交流中心的国家级名家范扬、顾黎明、何加林、林容生、张见等5人,名家群集形势已初具规模。除了名家工作室,还有不少文化设计类品牌工作室相继进驻,同时挂牌国际艺术机构3个、省市级艺术机构10余个,园区逐渐呈现出艺术产业的初步生态。去年底,红顶艺术社区二期建筑改建完成。陈丹妮说,希望将红顶艺术社区打造成厦门未来的文化新地标,提供最先锋的艺术、理想的生活休闲方式。

  “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一群年轻人敢闯敢拼,坚持不懈,以艺术为媒介,一点点渗透进当地人的生活,让城中村焕发出蓬勃生机,构筑了良性的文化生态系统。”油画家张立平一直关注着红顶艺术社区的成长,看到如今工业园区和殿前村的变化,他感慨万千。

  特色

  开启面向大海那扇门

  培养孩子对美的感知

  海洋文化是厦门这座城市的重要特质和传统底色。从一开始,红顶当代艺术中心就以“海洋文化”作为首要研究方向,展开国际艺术展览及学术课题研究。2021年5月22日开馆之日,由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担任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艺术家汤南南个展《四海志》重磅登场,展览通过艺术的显性表达,共同探讨海洋精神于当下的时代意义。去年7月则开展了一场“海洋学”年度计划活动。

  “侯莹×谭平舞蹈与绘画跨界双人展”正在红顶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呈现了两位艺术家近十年来的合作作品。该展览项目为厦门市委宣传部2023年度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之一,持续至5月21日。

  除了让现当代艺术与传统闽南文化、与当地人产生强大的粘连性,回到厦门的陈丹妮,还希望在这里尝试启发性的公共美学教育研究,培养孩子对美的感知和发散性思维的美育教育,“TCCA儿童艺术节”应运而生,至今已举办了三届,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不设限、展现自我的平台,链接广泛的美育教育群体,共同推动厦门美育研究的发展进程。

  以获评文旅部“2022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提名项目”的“第三届TCCA儿童艺术节”为例,围绕“家”的主题招募殿前的孩子加入两个与艺术家共创的工作坊——厦门的《诗歌实验项目之种子计划》和《殿前大搜底》。就读于高殿中心小学三年级的罗浩文参加了诗歌实验项目,并作为小小策展人在艺术节开幕式上发言。看到罗浩文写的诗歌《我》,孩子爸爸十分惊讶,“没想到孩子能用诗歌的形式将内心情绪表达出来。”而《殿前大搜底》项目则通过实地调研、观察写生、摄影等,让孩子们从不一样的角度和方式去重新了解自己所熟知的社区,借助思维导图、照片、写生与桌游创作等方式,再度解构与重构一个新的“殿前”。

  【链接】

  勾连在地文化

  让艺术深入生活

  作为一个在城中村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艺术社区,陈丹妮和团队希望勾连在地文化,提出了“PEOPLE MAKE”的概念,让艺术不仅是装饰,更是一种生长机制,深入生活,引导人们参与家园建设。

  2021年年底启动的“腾飞殿前·诗画家园”——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暨跨年艺术嘉年华活动,持续一个月,最终作品汇集成福建省首个城中村主题地域特展。“花花补丁”则是“腾飞殿前·诗画家园”第二季活动之一。今年,“腾飞殿前·诗画家园”第三季活动正在策划筹备中。

  【故事1】

  知名导演指导村民拍片

  首届“腾飞殿前·诗画家园”活动,红顶艺术社区邀请一批艺术家走进殿前写生、绘制壁画,以村民为主题进行全家福艺术摄影,与村民互动,播撒艺术种子。

  中国首位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大奖的女性导演黄骥,受邀指导从厦门尤其是殿前村招募的10位村民,在三天内自主手机拍摄、剪辑,最终完成8部以殿前村为主题的短片。今年就读高一的滕昱贤,从小在殿前村长大,七八岁时搬了家,但他的外婆一直住在这里。这次的8分钟短片,滕昱贤以外婆为拍摄对象,通过和她一起吃饭、闲聊,反映殿前村的点滴变化。“透过镜头,我找到了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这是一段特别难忘的经历。”滕昱贤说。

  【故事2】

  破损建筑开出“花花补丁”

  2022年6月,在殿前的街道上,人们会发现许多不起眼的地方开出一朵朵小花,原本破裂的墙缝、石板,被羊毛毡做的“花花补丁”修补好了。种下这些可爱小花的“园丁”,就是来自红顶当代艺术中心招募的艺术家和志愿者。“花花补丁”计划,最初是由来自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罗盛天于去年4月发起的艺术共创项目。陈丹妮告诉记者,引进这个计划,利用毛毡小花修补老建筑物的破损缺口,以城中村公共空间文化再创作的方式,共同创建文明城市。

  “通过公共艺术唤起村民的自豪感,深化在地艺术活动,推动社会大美育,能够更好地提升城市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殿前街道党工委书记唐达达说。

  【记者手记】

  让艺术从社区土壤里萌芽

  “高大上”的艺术与“烟火气”的城中村,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然而,红顶艺术社区让人们看到,艺术可以与城中村共生——他们将艺术的种子“种植”在城中村中,让其生根发芽,构建一种有温度的价值认同和再生,形成活态公共空间,并采用有趣的互动形式,让殿前的村民愿意走出家门,来到这个公共场域与大家交流、发生故事,这种现象令人欣喜。

  艺术在焕发城中村活力的同时,也让城中村成为创新的源头。如今在殿前,艺术活动精彩纷呈,一大批新鲜的面孔、年轻的观众,带着好奇心和探索欲涌入这个城中村,打开他们看世界的窗口。

  艺术是高雅的,但不是束之高阁的,而是和日常生活耳鬓厮磨,应用于生活,并融入于生活的,红顶艺术社区正在这样实践着。作为城镇的细胞,城中村、社区应是社会公众美育的落脚点,可以通过艺术接地气地“微更新”,打通与百姓日常生活联系、与人心灵沟通的“最后一公里”。

  【征集令】

  艺术点缀城市,文化滋养生活。从即日起,本刊推出“寻访厦门文化艺术部落”专栏,派出骨干记者深入实地调研,挖掘亮点,为富有特色的文化艺术部落打 CALL,并探讨其发展空间。同时,也向社会发出征集,共同发掘一批有代表性、有借鉴意义的典型,让人文之韵更好造福百姓,并为城市发展增光添彩。

  征集对象:厦门文化艺术部落范围很广,所征集的须体现以下元素——有较活跃的文艺团队、文艺人物,有文化活动或所在片区已形成文艺业态。

  征集渠道:可拨打厦门日报热线电话968820或发送邮件至whzk@xmrb.com进行自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