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演练以地震常见灾害链为基本蓝本,图为在同安区莲花镇淡溪村进行的山区滑坡、崩塌村庄人员紧急救援演练。 (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演练在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设主演练场。
▲此次演练设置6个科目,图为油化企业油罐装置受损引发油品泄漏应急救援演练。
文/本报记者 刘艳 通讯员 张俊杰 杨世良
图/市应急管理局 提供(除署名外)
昨日,全市防震减灾应急综合演练举行。
演练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面检验我市应急指挥体系、预案体系、力量体系建设成效。
此次演练共投入应急救援队伍44支、1270人,调动应急直升机1架、海上救援船艇9艘以及其他救援装备98台(套),海陆空队伍、军警民力量联合参演参训,是历年来参演单位、装备最多的一次综合性演训。
演练由厦门市人民政府、厦门市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厦门市应急管理局、厦门市消防救援支队承办,各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厦门轨道集团协办。
6个大类科目
紧贴抗震救灾实际
金门外海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厦门全市震感强烈。经初步了解,“地震”对厦门市造成一定的破坏,部分老旧房屋开裂倒塌、人员受伤、部分道路、电力、供水、通信中断,山区出现滑坡、崩塌,“地震”还造成部分危化企业生产设施不同程度损坏,情况危急……一场与生命赛跑的防震减灾应急综合演练由此开始。
据介绍,厦门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是中国地震局划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预测难度高等特点。此次演练便立足有效应对可能影响厦门的地震灾害,实战化组织市、区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练指挥、练技能、练协同、练战法。
演练紧贴厦门抗震救灾实际,以地震常见灾害链为基本蓝本,以抗震救灾全流程、全要素为主线,共设置6个大类科目,包括设定信息接报和应急响应、山区滑坡、崩塌村庄人员紧急救援和基础设施抢修抢通、油化企业油罐装置受损引发油品泄漏应急救援、地铁紧急停运被困人员紧急救援、老旧房屋倒塌压埋人员救援、受灾群众救助安置等。
异地同步上下联演
优化指挥信息流程
“现在会商研判震情灾情情况,请市地震局研判报告震情……”在宣布启动地震三级应急响应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召开紧急视频会议,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兰贵兴主持会议,各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同步收听收看。
与以前演练不同的是,此次演练区分指挥演练和综合演练两个阶段展开。其中,指挥演练阶段主要演练信息接报和应急响应科目。
演练采取异地同步、上下联演方式组织实施。演练在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设主演练场,在6个区和厦门轨道集团设13个分科目演练场,共51个市直部门、单位参训参演。
这也是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投入使用后,首次进行市级应急演练。记者在现场看到,指挥中心的大屏,能第一时间看到分演练场的情况,情况报告、指挥调度有序进行,据市应急管理局介绍,此次演练采用了厦门企业亿联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保障了外场传输信号的连续性。通过演练,指挥体系进一步构建完善,指挥信息流程进一步优化,实现应对处置上下联动、统一顺畅。
“多兵种”联调联战
创下多个“首次”
首次组织人员装备跨岛救援行动,首次组织地铁海底区间联络通道应急救援,首次组织重要基础设施抢通恢复综合演练,首次组织地震新闻发布会演练,首次组织群众救助安置实战演练……此次演练突出重要场景应急处置行动,创下多个“首次”。
演练中,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各部门单位专业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挥,“多兵种”联调联战的优势得到显现,充分展现了我市应急救援队伍良好的专业素质、严明的组织纪律和顽强的战斗作风。
“演练呈现参演单位多、演练科目实、实战水平高的特点。”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欧卫国表示,此次演练重点检验提升应急指挥协调、灾害先期处置、人员压埋紧急搜救、地质灾害专业处置、地铁轨道应急专业处置、油品应急专业处置、跨岛应急救援、通用航空力量救援、重大基础设施抢险救援、军地应急联动和群众救助安置保障等11个方面能力。“通过演练,应急预案、指挥机制、应急处置、应急保障得到全面检验,进一步推动应急准备工作落实,不断提高全市防灾减灾水平和联合救援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