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他倒在急诊大厅
2.5小时生命接力 赢得生命奇迹
2023-05-19 00:00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4月15日

  ●地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疗团队全力救治,孙先生成功逃离鬼门关。(厦大附一 供图)

  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罗超

  4月21日,孙先生恢复意识。而他的记忆还停留在4月15日。“我不是要去医院吗,怎么会在这里?”“这儿就是医院!”周围的人回应他。

  因为重病昏迷,过去6天在他脑海中没有留下任何印象,而这6天,正是医务人员与死神搏斗最艰难的时刻。

  持续按压30分钟

  心电图仍是直线

  4月15日,孙先生吃完午饭准备洗碗,突然胸口一阵闷痛。他心知不妙,立即打车赶往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厦大附一”)。因为赶时间,他穿着拖鞋就出门了。

  用支付宝付完车费,踏进急诊大门,他一头栽倒在地。急诊部副主任护师黄燕芬接到急诊分诊台呼救,马上冲出去,只见孙先生面色青紫躺在地上,心跳已停止!黄燕芬赶紧徒手心外按压。急诊部主任蔺际龑带领医疗团队迅速开展抢救。重症医学科陈柱副主任医师第一时间赶到急诊抢救室会诊。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30分钟过去了……按压机持续心外按压,各项抢救措施到位,孙先生的自主心跳仍未恢复。按照目前的抢救指南,30分钟仍未恢复自主心跳,可宣告临床死亡。

  可是,孙先生才40岁,而且在医务人员持续心肺复苏期间,孙先生瞳孔未扩大,偶尔还有抬手动作。“有一丝希望就绝不放弃!”抢救团队继续坚持。遗憾的是,40分钟过去了,心电图显示,孙先生的自主心跳仍是一条直线。

  及时启用ECMO

  自主心跳恢复

  陈柱判断,孙先生的情况,很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及血压难以维持,进一步抢救需要体外生命支持,也就是启用重症救治终极武器ECMO,通过体外呼吸与循环维持患者生命,为后续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重症医学科ECMO小组迅速到位,在持续胸外按压下紧急行VA-ECMO支持治疗。20分钟后,孙先生奇迹般恢复了自主心跳。至此,患者心跳骤停已过去2.5小时,在这期间,心外按压等抢救措施一直没有中断。

  随后,十余名医护人员通力协作,护送孙先生到介入室进行冠脉检查。检查结果证实了医生先前的判断:冠心病、心源性猝死。

  自主心跳虽已恢复,情况却不容乐观。心脏长时间停搏导致脑、肝、肺、肾、循环多系统功能障碍,患者成为植物人的可能性极大,而且血压、心电不稳定,仍有再次心跳呼吸骤停的风险。

  转入重症医学科后,医疗团队将“脑复苏”作为救治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低温脑保护等多项抢救措施。4月18日,孙先生各项指标向好,顺利撤除ECMO。“那天,我在他左边说话,他头就往左边转,在他右边说话,他头就往右边转。跟他聊起孩子时,他眼角还有泪花。”孙先生的妻子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时感叹,“那天我恨不得放烟花庆祝一下。”

  “组合拳”救治生效

  多脏器功能恢复

  4月29日,孙先生顺利脱离呼吸机并拔除气管插管。至此,他的心、脑、肺、肝功能均恢复,只剩肾功能有待恢复。重症医学科主任宁耀贵分析,孙先生的肾损伤是继发性的,其他脏器功能恢复后,继发肾损伤因素均已去除,肾脏恢复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果不其然,“组合拳”救治下,患者尿量稳步增加,肌酐逐渐下降,无需肾替代治疗,肾功能便逐步恢复正常。

  5月15日,孙先生从重症医学科出院。他对医务人员表示感谢,“正是你们不抛弃、不放弃,才有了我的新生!”

  【医生手记】

  警惕心血管病年轻化

  ●陈柱 厦大附一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这场救治可谓困难重重,我们多方协作,齐心协力,成功闯过了一道道难关。继心肺复苏成功后,脑复苏也非常完美,ECMO撤机、呼吸机撤机都如期实现。在150分钟缺乏有效心跳、多器官衰竭后,患者挣脱死神之手,完完整整地回来了。这种情况,放眼全世界也少见。这奇迹,是一群不轻言放弃的人一起创造的!

  孙先生年仅40岁,心脏却如同70岁老人,心血管病年轻化趋势应当引起警惕。据了解,孙先生有高血压、高血脂,平时应酬多,爱喝酒,这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清淡饮食,戒烟限酒,定期体检,发现“三高”及时干预,才能更好地预防心血管意外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