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十一中初一(1)班 詹乐彤
儿时,我便从父母口中听说过“鲁迅”这个名字。对他的印象,便是那爸爸收藏的小说扉页上几行蝇头小字以及那张极具年代感的黑白相片——一个面目慈祥中带点严厉的中年男子。父母提起他时脸上的那种敬畏神色,让年幼的我意识到:这是个了不起的人。
大些时候,我开始接触他的文章。《朝花夕拾》唯美的名字与书香深深铭印在我脑海中。然而那时我完全只看有趣的故事情节,还不理解老先生文字背后的深意。
后来游览鲁迅故里。“旅游热”下的绍兴显得不那么的诗情画意。被人群裹挟着来到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屋前。仰首,牌匾上赫然镌刻着四个大字——“三味书屋”。书中的绣像、梨树下的蚂蚁、套在书上的竹纸……那些蒙了微尘的记忆再度浮现在脑海中,我依稀看见《朝花夕拾》中那个天真而稚气的少年朝我奔来,竟和此刻未成年的我如此相似。
步入中学,再读鲁迅,我终于读懂了文字背后的深长意味。“孔乙己”“范爱农”“祥林嫂”……老先生或哀其不幸,或怒其不争。他用笔杆中射出的炮火,企图将麻木的国人唤醒。这一刻,鲁迅俨然成为一个刚强的战士,一个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伟岸身影。黑夜的尽头,北极星默不作声地闪耀着。而我们,永远记得它在那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