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海洋资源 探寻新型酶开发
“海洋企业日”系列活动举行,推动厦门海洋产学研深度融合
2023-05-25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多种从海洋微生物提取的新型酶制剂产品引发关注。

  

一阳生集团有限公司产品生产过程。 (受访单位 供图)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与一阳生集团有限公司签约现场。

  

一阳生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查看产品。(受访单位 供图)

  文/本报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李心

  图/本报记者 卢剑豪

  (除署名外)

  在生活中,鱼鳞、鱼皮大多被当作厨余垃圾,通常一丢了之。不过,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它们也能“变废为宝”,成为护肤神器、健康食品。

  5月23日,位于沙坡尾的厦门海洋经济公共服务中心举办“海洋企业日”系列活动,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与一阳生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就“海洋菌高产新型蛋白酶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合作项目签约。

  据悉,这场“海洋企业日”由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秘书处联合举办,旨在助力厦门海洋企业发展、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产学研携手

  开发海洋菌高产新型蛋白酶

  海洋微生物长期处于特殊极端的环境下生存,因此进化出了独特的环境适应机制,它们产生的各种物质往往具有结构新颖、活性多样的特点。海洋微生物资源正以其特殊的价值,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海洋微生物在新型活性物质筛选、工业用极端酶与生物催化剂开发以及污染物生物治理等各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深海微生物资源的研究热点之一就是各种新型酶的开发。

  此次合作签约项目为“海洋菌高产新型蛋白酶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双方将利用海洋菌开发新型蛋白酶,也就是以海洋菌种资源库为基础,进行多场景应用开发,包括新资源食品原料、家用环保产品(除臭、除油污、除甲醛等)等其他海洋微生物应用。

  本次签约合作是我市产学研合作的生动案例。这一项目创新地提出以海洋微生物资源为载体、以功能为导向进行高产新型蛋白酶的菌株筛选,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进入新型酶的开发。

  精耕大海,挖掘深海生物资源宝藏,厦门涉海科研院所、企业正携手走向深海舞台的中央。可以预见,随着项目合作的进一步深入,深海蕴藏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生物资源,将会更多地得到转化运用,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里“掘金”

  获取巨量微生物资源

  大海是地球上最大的微生物资源库。作为自然资源部直属的国家公益性综合型海洋科学研究机构,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是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就开始开展海洋微生物研发和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近年来,该领域成果转化不断突破,30余项成果实现转化应用,与130余家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一批面向大众健康、营养、保健的海洋功能食品、饮料、保健品,以及医用级壳聚糖、岩藻黄质等原料走向市场。

  “我们将根据企业需求寻找新型酶,一方面从我们所积累的海洋微生物资源中进行筛选,另一方面结合对海洋的深入调查研究,从深海中获取新的资源。”自然资源部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海洋微生物学科带头人、中国大洋深海生物资源调查首席科学家邵宗泽研究员表示。

  技术创新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组织老化的海参肽,可以淡斑防皱、增加皮肤弹性的胶原三肽,可以改善记忆力的牡蛎肽……活动现场,多种从海洋微生物提取的新型酶制剂产品亮相,让人直观感受到海洋微生物酶制剂产品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为国内食源性活性肽的领军企业之一,一阳生集团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聚焦微生物应用领域,具有从菌种、发酵工艺到功能验证全系列完整知识产权,是全国首家通过海洋菌种转化酶制剂再进而酶切蛋白制备活性多肽全产业链的企业。

  “这个技术链条打破了国内企业在酶制剂和微生物菌种上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技术体系具有完整的国内自主产权,可以完全实现进口替代,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很强的技术壁垒。”企业联合创始人、总经理徐梅说道。

  她表示,此次签约,双方将以食源性蛋白质为底物,通过构建多种功能模型,并结合海洋生物遗传资源信息库,筛选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型蛋白酶的菌种,进一步开展对菌种驯化、产酶条件优化、酶的结构解析,以及新型功能肽的结构解析、质量标准建立等的研究。

  据悉,合作双方下一步将从微生物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进行拓展,在广度上开发更多微生物应用场景、更多微生物应用产品,在深度上开展微生物应用的机理、模型,以及新型蛋白酶、新资源食品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双方将在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构筑技术和产业的“朋友圈”,推动成果转化落地,形成带动广泛影响的“辐射圈”,助力厦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