囝仔
小孩回到小嶝老家,嚷着要下海,我们大人自然要陪。老妈也要跟。老妈手脚利索,一身下海行头:扎大花头巾,包得只剩两只眼,上着旧长袖衬衫,下套褪色长裤,脚踏胶底水鞋。再从邻里借些,这样人人都有了讨海人的范。
农历初一、十五前后几天,潮水涨落幅度大,称大水(大潮)。今日是十八,海水退得多,退得深,多有机会讨得海鲜。瞧瞧老妈手上的讨海“利器”——剖蚵刀、竹篮子,还有侄子侄女的空水瓶。我真懵了。
傍晚五点的海岛,风轻云淡。小岛正南方的滩涂上,凉意爽心。眼前的天地,简单又纯粹,黄沙褐泥共沐霞光;海鸟上下飞舞,似乎在庆祝大潮的到来。
侄子侄女手上忙于挖土、堆沙、抔水。专注讨海的,只有老妈。且见她弯腰,一手抓篮,一手提剖蚵刀,佝偻行进。也才一袋烟工夫,花蛤已躺满半篮子。有经验的老妈一旦发现细小洞孔,有气泡从洞中喷出,即将剖蚵刀或铁锹插入圆孔附近,用力向上翻动,就可在翻出的沙土中找到花蛤。经老妈手把手传教,我又恢复了童年记忆。
这次带小孩下海,多半是闹着玩的,本无意让老妈跟随。看她躬腰一会,就起身一会……孱弱的腰椎是早年过度操劳落下的病根,尽管近十来年,脱离山海劳作一线,但也不堪岁月催人老啊。“哇!挖这么多啊!”侄儿指着趋满的竹篮,惊喜地叫着。老妈扭头微笑回应——那满是褶皱的黝黑脸庞,在夕阳照耀下熠熠生辉。
我们子女成家后,软硬兼施请老人同住,就是希望他们不再从事体力活。哪想屡屡放重话,也阻止不了他们回老家的步伐。回回重申“三不”口头协定,也约束不了他们暗地上山下海的劳作。从一周一通电话到每日一通念叨,老人还是话前承诺再三,话后三不五时下海剖蚵抓狗蟳。电话远程遥控堵不了纰漏,我们只好多往老家赶了,常回家看看,多陪陪母亲。希望一次次陪伴,能让光阴走得再慢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