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新机遇,踏上新征程。全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5月31日上午,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全市社科界代表齐聚一堂,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成效,共商推动我市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大计。
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会议现场。(本报记者 黄晓珍 摄)
我市社科名家开展理论研讨。
市社科联举办论坛活动现场。
社会科学普及宣传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参与。
●本报记者 黄伟伟 通讯员 胡志盛
●图/市社科联 提供(除署名外)
五年
成果回顾
市社科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参谋助手作用,团结带领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在理论武装、社科研究、学会管理、社科普及、社科评审、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新成就新进展,开创了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
展望
未来发展
今后五年,市社科联工作将紧扣《厦门“一二三”战略规划》,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团结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为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市社科联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头雁”作用,组织集中学习69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等,每年举办全市社科联系统干部暨社科学会兼合式支部书记培训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有力推动全市社科界学习更深入、领会更深刻、贯彻更坚决、成效更明显。
为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供理论支撑
全面深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特区建设发展的特点,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五中心一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推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决策价值的研究成果。课题成果获中央和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70项,获市政协立案的提案75项,纳入政府政策规划、被相关部门采纳意见建议421份,发表在全国权威核心刊物、外文刊物的学术文章178篇。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研究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被中央、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的研究报告200多篇。
扎实推进智库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社科研究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课题成果转化成效的创新模式”荣获我市“2022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坚持开放办联、开门办院,发挥高校优势学科作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厦门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市营商环境研究中心等10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开设“厦门市社科名家工作室”,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产出了一大批高水平智库建设成果。
持续助推两岸融合发展。积极开展对台课题研究41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得省市领导批示3项,转化为市政协提案3项、被有关部门采纳16项、公开发表5篇理论文章。发挥社科学会对台交流优势,举办“对台重点交流项目”50项,打造对台交流品牌,“海峡两岸青少年中华姓氏源流知识竞赛”“海峡两岸(厦门)信息化论坛”每年均纳入海峡论坛。
着力深化文史研究传承。开展鼓浪屿、厦门及闽南历史文化学术研究,深度挖掘、传承保护闽南历史文化遗产,与厦门大学、华侨大学联合开展主题性研究项目,编辑出版《鼓浪屿研究》学术辑刊9辑,拓展了鼓浪屿研究的深度广度。加强“同文书院”平台建设,汇聚了一批历史文化研究人才,形成了一批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编辑出版社科丛书46本,发行4.2万册,为城市留根铸魂贡献了力量。举办朱子文化节等传统文化节庆,创作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文艺作品,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普及宣传。
聚智联力促进社科研究繁荣发展
社科研究工作成效显著。国家社科基金和省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屡创新高,2018年以来我市社科界共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59项、省社科基金项目547项,立项全市社科调研课题388项,高水平研究硕果累累,有力促进我市理论创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厦门大学2020、2021、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总数均位列全国高校第1位。
社科成果评奖影响扩大。我市先后开展了两届社科优秀成果评奖,申报数量从639项增加至903项,申报数量再创新高、申报质量大幅提升,极大激发了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积极性,汇聚了一支年富力强、锐意进取、富于创新的社科研究精锐力量,为我市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强支撑。
社科学术交流氛围浓厚。围绕特区建设40周年、建党百年、高质量发展、喜迎党的二十大等主题举办厦门市社科界学术年会学术论坛44场,创办社科名家沙龙,引领同一领域优秀人才围绕热点理论实践问题开展高水平交流研讨。召开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理论研讨会、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厦门)共同精神家园暨融合发展路径论坛等系列学术活动,学术氛围日益浓厚。
创新形式推动社科普及常态化大众化
社科普及工作合力增强。充分发挥市政府市社科普及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科普及事业。《厦门市社会科学普及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主要任务指标提前完成,组织编制实施了《厦门市社会科学普及规划纲要(2021—2025年)》,社科普及力量快速提升,社科普及专项经费持续增长,社科普及机制不断完善,社科普及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多次受到省社科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社科普及品牌持续擦亮。深入推进社科普及活动常态化、社会化、大众化,打造了广覆盖、全方位、多渠道的社科普及网络,社科普及阵地和队伍日益壮大,社科普及周、“鹭江讲坛”、社科志愿服务、社科普及基地等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每年举办省市区三级联动的社科普及周,普及内容逐年丰富,普及形式逐年创新,参与人数逐年增多,成为市民的“文化大餐”和“精神盛宴”。“鹭江讲坛”五年来组织社科专家学者深入基层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社科知识上千场,受众30多万人次,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广泛好评。社科志愿服务力量不断拓展,3200多名志愿者开展了600多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活动。建立了37个市级社科普及基地、58个区级社科普及基地,有效推动了社科普及向基层延伸。
社科普及线上同频共振。“鹭江讲坛”举办线上讲座、开展同步线上直播,宣传普及覆盖面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建设10个社科普及基地VR项目,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文化熏陶。创新社科普及产品形式,支持创作《厦门红色故事》《寻找千年苏颂》等18项社科普及视频和动漫文艺作品,利用市级媒体平台征集展播社科普及短视频,形成社科普及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生动局面。
聚焦主线 凝心聚魂
着力推进社科普及宣传。用好用活论坛讲坛、社科普及基地、社科普及周、社科志愿服务等各类宣传普及平台载体,紧密联系干部群众思想和工作实际,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讲透彻、讲鲜活,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进一步扩大理论学习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持续深化理论研究阐释。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源计划”,深化“习近平在厦门”系列理论研究及成果转化,进一步系统梳理、深入挖掘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注重从原理学理上、实践源头上进行深入研究阐释,拿出更多具有学理深度和学术厚度的标示性成果,为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贡献厦门智慧和力量。
述学立论 建言献策
充分发挥聚智辅政作用。统筹全市社科力量,锚定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围绕关系新时代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紧扣《厦门“一二三”战略规划》和打造新发展格局重要节点城市目标任务,推出一批符合实际、具有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参考。大力推进地方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精心打造一批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智库,努力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决策咨询队伍。
拓展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传承。着力推出一批富有厦门历史文化特色的原创性、高水平研究成果,助力厦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开展台湾研究、华侨华人研究、东南亚研究、南海研究、海洋文化研究等特色研究,增强厦门特有的地域话语影响力。办好苏颂文化节、朱子文化节等传统文化节庆,宣传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
推进社科普及创新性发展。坚持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认真落实《厦门市社会科学普及规划纲要(2021-2025年)》,扎实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做精做实“鹭江讲坛”“社科普及宣传周”等社科普及品牌,为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加强社科普及示范点、社科普及基地、社科志愿者队伍等基础力量建设,健全社科普及工作网络,进一步整合社科普及工作合力。探索社科普及的融媒体模式,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推动社会科学普及资源、产品有效整合,线上线下宣传普及渠道有机融合,进一步扩大社科普及覆盖面和影响力。
优化平台 完善机制
发挥高校人文社科优势作用。大力推进实施《厦门市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发展规划》,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开展跨学科重大专项研究。立足厦门地缘优势和研究优势,打造经济特区研究、金砖国家合作研究、城市社会治理研究、基层党建研究等区域特色研究高地,着力推出一批具有厦门特色的学术精品。
加强社科研究平台建设。持续优化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管理机制,汇聚各类优质学术资源,强化横向联合、纵向协作,深化研究平台间的交流协作,围绕重大学术前沿问题和重大实践问题开展研究,推出更多有思想分量、对策质量、高含金量的研究成果。持续建好“厦门市社科名家工作室”,发挥好名家的学术引领作用,组建跨学科、复合型、高水平研究团队,不断产出具有学术高度和实践价值的学术成果。
积极推进社科学术交流。进一步办好“厦门市社科界学术年会”“社科名家学术沙龙”等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发挥民间社团对台交流优势,以文化交流等为切入点,组织两岸专家学者在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推动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情感融合。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等承办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根据自身特色打造一批常态化、品牌化高端学术论坛,加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端智库合作,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厦门、研究厦门、宣传厦门,提升厦门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对话能力。
提升优秀成果评奖影响力。精心组织开展第十三、十四届社科优秀成果评奖活动,进一步优化学科组设置和奖项结构,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需要。坚持评审公开公平公正,增强社科优秀成果评奖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推动全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形成精品迭出、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探索建立社科优秀成果推介制度,促进优秀成果的宣传和应用转化,把优秀研究成果真正评出来、推广开。
锻造队伍 凝心聚力
推动社科学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社科学会在学术研究、人才培育、能力建设、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等方面的改革创新,鼓励支持学会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献计献策,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社科普及活动,不断提升学会活动质量和发展能力。深入推进两岸社团交流合作,立项“对台重点交流项目”,配合办好海峡论坛等重大交流活动,助力两岸融合发展。
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安全,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强化风险意识、阵地意识,进一步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社科学会、各种学术出版物、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严格把好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
【数字看发展】
2018年以来,举办理论宣讲400多场次,300多万人次参与线上竞答
被中央、国家部委采纳的研究报告200多篇,其他各类被采纳的咨询报告1500多篇
全市48个科研机构入选省级社科研究基地和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共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省社科优秀成果奖443项
组织社科知识网上有奖竞答活动5期,参与人次超过3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