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外孙出生后的7个多月,女儿家换了三个保姆,女儿很焦虑:“找个好保姆咋就这么难呢?!”没多久,家政公司又给她推荐了保姆:53岁、来自漳州农村、小学文化。女儿嘀咕:“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我忍不住打断女儿:“难道没咋读书的农村妇女就带不了娃,理不了家?我们请保姆,关键是看她会不会做家务、带娃时有没有好脾气。”家政公司的负责人也对女儿说:“这位保姆个性随和,好相处,建议你让她试一试。”话说到这份上,女儿便请她来家里试一试。
这位保姆姓许,第一天上岗,她就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虽说比较胖,但皮肤白净,穿着利落,比实际年龄看着年轻。她笑着与我和亲家母打过招呼后便开始投入工作:洗衣、擦地、准备宝宝的辅食和午餐,轻车熟路,一看便知是做惯家政的人。早上做完家务,下午晚饭前的空闲时间,她会帮忙带娃。午休后,我到客厅,看到她正哼着走调的儿歌与宝宝玩耍:她捡起地上的玩具递给宝宝,宝宝用他那笨拙的小手接过后使劲扔到地上,玩具滚落、发出响声,他兴奋得击掌、欢笑,保姆也跟着哈哈大笑,他俩一次次地重复这一串动作,笑声不断。我心想:这保姆还葆有难得的童心。
晚饭后,保姆下班,女儿问我和亲家母对这位保姆有何看法,亲家母说:“活不多,早上就干完了,下午没什么事,这工钱好赚。”我则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她做事效率高,手脚比较麻利,做得快。你看,地板、窗台和茶几都擦得很干净。”女儿起身,四处看了看:“的确比前任做得好,工钱是一样的。”“这保姆看起来挺面善,脾气也不错,早上宝宝还认生,下午就接纳她了,跟宝宝处得不错。”我补充道。
第二天,保姆打理阳台时,指着那盆瘦弱的、叶子稀疏的三角梅说:“要给三角梅松松土,施施肥,浇透水,可施些草木灰,开花快。”她还主动说,她家里种了许多花草,常用草木灰施肥,周末她回农村老家时可带些草木灰过来。我连忙说好,并感谢她的好意。我暗自思忖:一个农村妇女肯花时间在这些“没用”的东西上,应该不是个“唯工钱是图”的人,这样的人比较好相处。
下午,宝宝吃辅食,她说让她来喂。宝宝每吃一口,她就会用闽南话赞一声:“厉害呀!”一口一声,不厌其烦。果然,一小碗南瓜小米粥,宝宝很快就吃完了。我在旁观察:宝宝不明白“厉害”两字的意思,但从保姆称赞他时眼睛发出的光亮和满是笑容的脸上,宝宝明显感受到她的快乐,快乐是可以传染的,宝宝在心情愉快时会更乐意配合。
“这个保姆的内心比较阳光。”我跟女儿说。在宝宝走不稳、话还说不清楚之前,保姆是否有爱心、是否有责任感,远比保姆的文化程度重要得多。“这个保姆不错,我看可以请。”我向女儿建议。
女儿留下了她。一晃半年过去了,大家相处甚欢。有一天,女儿开玩笑地奉承道:“姜还是老的辣。老妈看人的确有两下子。”其实,只要我们能够换位思考,从宝宝的核心需求出发,少些不切实际的美好愿望,我想,要找到好保姆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