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把家变成“诗词大会”
第四届鹭岛诗会暨中华经典诵读(简称“鹭岛诗会”)活动,将于今年6月至10月举行。本期家访,记者走进两位预报名参赛的少年选手家中,倾听他们沉浸于诗风词韵中的动人故事。
2023-06-11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古诗是家里的“背景音乐”

  ▲全洢宁坐在本报记者张玉榕的怀里,听妈妈(右)给哥哥全纯跃(左)讲解古诗词。

  关键词

  陪伴

  ●出镜家庭

  全纯跃,8岁,小学生;母亲李盼婕;妹妹全洢宁,2岁。

  ●地址

  海沧区

  ●心愿

  希望孩子能出口成诗,妹妹也能紧跟哥哥步伐。

  文/本报记者 张玉榕

  图/本报记者 卢剑豪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刚到李盼婕的家门口,记者就听到屋内传来诵读古诗词的声音。走进屋内,记者看到全纯跃正蹦蹦跳跳地收拾着屋子,同时屋里的小音箱正播放着古诗诵读的音频,全纯跃也跟着背诵,一旁的妹妹则兴致勃勃地晃动着小手。

  “我平时就喜欢听古诗,做家务或休息的时候都会在家里播放这些,纯跃耳濡目染,渐渐也喜欢上了古诗词。”李盼婕指了指一旁的音箱说道,这机器啊,从纯跃读幼儿园的时候就跟着我们了,如今纯跃都已经读3年级了,现在儿子至少能背诵300多首古诗,就连女儿也被熏陶,学着背了10多首古诗。“对啊对啊,我现在都快离不开这小音箱了。”全纯跃说,他还经常听着古诗吟诵入睡!

  全纯跃真正与诗词结缘,还得从他3岁时候的经历说起。“我们没有给纯跃上幼儿园,而是去了学堂。”李盼婕说,她的初心是希望孩子从小能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修身养性。在学堂上学期间,老师会教授一些古文,如:《三字经》《道德经》《诗经》等,不少古诗词都蕴涵了美好的品质,如爱国、明志、自强等等。有一次,孩子在新闻上看到那些报效祖国的伟人事迹时,李盼婕就“抓准时机”借用李白《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中的诗句“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和孩子探讨报效祖国的主题。

  不过,想让孩子真正爱上读诗,并做到快速记住古诗词可没那么简单。李盼婕化身成了刻苦妈妈,经常“加班”到凌晨2点多,为孩子整理“诗歌秘籍”。“你看,这本厚厚的册子都是妈妈整理出来的,是妈妈帮我归纳总结,我才能快速背诵。”全跃纯耐心地跟记者分享他快速记住古诗的妙招,例如将“春字”开头的诗歌都整理在一块,这样统一背更快;还有很多古诗中本来就涵盖了成语,他可以通过成语,立马想到古诗词……

  李盼婕从孩子上小学,就开始引导他把已经学会的古诗词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讲解出来,李盼婕就帮他画思维导图,让他讲出古诗词含义。有时为了讲解一首古诗,他们会一起花一周或两周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诗歌的含义及创作背景。

  李盼婕打趣地说道:“刚开始,孩子也是被我逼着去做的,后来做了几次后他自己也觉得很有意思,现在会主动问我下次要讲解哪一首。”

  最近,一家子人又开始准备报名厦门市鹭岛诗会了,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参加2次市鹭岛诗会,是2021和2022年两届亲子组状元。

  小哥俩沉浸在诗的世界里

  ▲爸爸张栋(左3)给儿子张宇宁(左1)和张杰宁(左2)讲解诗词。妈妈林润丽(右3)、语文老师黄小琴(右2)和本报记者一起旁听。

  关键词

  坚持

  ●出镜家庭

  张宇宁,12岁,厦门市天安小学6年级学生;父亲张栋;母亲林润丽;弟弟张杰宁,7岁。

  ●地址

  湖里区嘉园路

  ●心愿

  坚持对吟诵的热爱,为传承传统文化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文/本报记者 杨霞瑜

  图/本报记者 卢剑豪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得知记者想了解与古诗词有关的故事,12岁的张宇宁声情并茂地吟诵了他最喜欢的《泊船瓜洲》。这首由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通过他宽厚而洪亮的嗓音及抑扬顿挫的韵律表达,将诗人的伤感、消沉之情,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都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父亲张栋介绍说,大儿子这“音乐天赋”,还是参加了天安小学组织的吟诵课堂才发现的。“弟弟,你来一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张栋的话音刚落,7岁的弟弟张杰宁便在哥哥的“点播”下,现场吟诵,沉稳大气的台风完全不亚于哥哥。

  随后,张宇宁从房间取来去年参加“鹭岛诗会”的诵读材料,热情地向记者介绍比赛内容,其中,古诗词部分,他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不过,那时是线上比赛答题,我太紧张了,没发挥好,今年要努力冲刺进决赛!”张宇宁充满期待地说。

  孩子们沉浸于古典诗词中,吟诵信手拈来,张栋和妻子林润丽颇感欣慰。他们感慨道,这还得从2017年说起,大儿子入读天安小学1年级后,在语文老师黄小琴的邀请下,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国学经典讲座,一起共读了《百孝经》,自此开始了亲子共读之路。

  “两个小孩都已熟读《唐诗三百首》,除此之外,大儿子还背诵了《大学》《中庸》《论语》《孝经》等,现在正在诵读《孟子》《易经》。”林润丽指着客厅书架上的书籍介绍道,在大儿子的熏陶下,小儿子也紧随其后,爱上国学经典。“你看我手上这本《论语》,都被俩兄弟翻阅得皱皱巴巴了。”

  起初,张宇宁也有出现过边读边哭的情况,“比如在读诗经时,总觉得读不好,把自己气哭了,后来是在妈妈的帮助下,一个生僻字一个生僻字慢慢啃下来,总算读得比较流畅了。”如今,再次读起同样的内容,张宇宁反而觉得很容易。“学习之余,吟诵一首,既是放松,又是积累。”张宇宁说,对于吟诵的热爱,至今已坚持了6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