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的中文志愿者(左)为“印尼象屿班”学员进行中文水平等级考试辅导。
集美工业学校“海丝班”学生换上特色服饰,参加2023年厦门市职业教育周活动。
▲“印尼象屿班”学员到鼓浪屿参与研学活动,体验闽茶文化。
本版文/本报记者 朱子渝
本版图/受访者 提供
“跟中国的副总去生产现场,用中文交流,我不能掉链子……”
“学中文能帮印尼员工更顺畅地和中国同事交流,员工自身也能在公司发展中获取更好的机遇……”
“不会中文”渐成中资海外企业管理层和员工面前的拦路虎。如今,想要节支提效的中资企业和想要成长的外方员工有了新办法——来厦门参加定制中文培训。
4月21日,全国首批2个高校语言服务出口基地之一、福建唯一入选的国家语言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在华侨大学揭牌。揭牌后是一场特殊的仪式——29名印尼学员用中文背诵班训,他们都来自“象屿集团印尼OSS公司员工研学营”(以下简称“印尼象屿班”)。这个为期三个月的中文语言能力提升班,是厦门象屿集团与华大首次涉外人才培养合作。其背后,正是近年来厦企更好掘金“一带一路”的又一尝试,也是厦门语言服务出口的创新之举。
过去三年,为了留住被疫情阻隔的留学生,“线上中文教育”功不可没——这个创新是“憋出来的”。疫情结束后,语言服务出口迫不及待“主动”创新。当中文服务出口从传统的文化交流、语言教育升级到为中企定制“中文+产业”培训,这一新实践将助力更多中企“出海”办企业,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更重效果
外国人来厦集中上课
体验三个月高强度闯关
最近,在外国人颇多的华大预科教育学院,一个印尼班格外引人注目——29名学生,不是留学生,也不是往常的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而是中国企业的海外员工。
来到华大前,“印尼象屿班”的学员经过层层筛选,不是公司的业务骨干,就是重点培养的高级管理人员,大部分经过四个月的线上中文培训。在华大,记者见到了来自印尼万隆的邓海龙,他是象屿集团在印尼投资的不锈钢生产公司——印尼OSS公司副总的秘书兼翻译,主要负责综合管理。邓海龙曾在南京晓庄学院求学三年,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学时读中文,和随着中资企业员工再来中国学中文,有什么不同?
“我感觉现在更像你们中国人读高三,是真的辛苦!”邓海龙说,和在南京读大学时相比,“这里的学习强度更大,学习效率也更高,以前我都是没有早读的”。除了早读和晚自习,这里还有周测,一周五天课是满满的,周六还有外出研学。邓海龙指着一张排得满满的课表,打趣地说这种学习强度让自己有应考生的感觉。
这种模式,对于厦门的语言服务来说,也是头一次尝试。
“高强度中文速成训练”用意何在?“印尼象屿班”老师刘珊杉给出答案:“我们是中文速成班,讲究速度。集中强化的语言训练效果最好,用三个月的时间,他们就需要将中文水平提升一个等级,所以排课紧,也符合‘二语习得(指学会除母语外的第二种语言)’的要求。”
其实在印尼,很多学校只有上午有课,下午大家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一个多月来,印尼学员适应了这样的“魔鬼训练”,甚至刻苦得让老师吃惊。“很多学员不适应晚自习,我们也做了调整,晚上安排自主学习,没想到大家都很认真,有人学到凌晨。”刘珊杉说。
“来中国才发现,中国人的勤奋是一种习惯。”李香兰同学说,到厦门学习了一个月,和中国同学接触,深深感受到中国人勤劳奋斗的精神和文化品质,“很值得我学习!”
印尼学员“一反常态”的努力,源于培训的性质——不再是单纯语言学习,而是出于工作需要,与产业高度契合。“以后我跟中国的副总去生产现场,用中文交流,我不能掉链子吧!”邓海龙打趣道。
事实上,印尼OSS公司有超18000名员工,其中约16000名员工来自印尼当地。象屿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让广大印尼员工学好中文,中国员工学习印尼语,对员工和公司来说都是工作必须的务实之举。“从个人角度看,学习中文能帮助印尼员工更顺畅地和中国同事交流,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员工自身也能在公司发展中获取更好的机遇。对公司而言,这些印尼员工不仅仅是翻译、生产调度等基础工作的执行者,更是中印尼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和中国技术管理等智力资源输出的桥梁。”
更加智能
开发线上中文课程
让全球学生“同上一堂课”
语言服务不同于一般产品出口,需要更强的持续性。而过去三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如何持续教海外学子学中文,成了语言服务出口棘手的现实问题。
今年初,40名集美工业学校和集美中学的陈嘉庚奖学金留学生从泰国飞来厦门,线下中文课堂逐渐恢复。过去三年,是在线中文教育留住了这些留学生——从2017年开始,集美工业学校每年都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留学生,至今已招收来自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老挝等国91名留学生。“但2020年到2022年,来报名的海外学生明显少了。”集美工业学校国际交流中心老师朱昀沁说。
疫情期间,语言教育如何持续?
集美工业学校的秘诀是严抓考勤。除去时差、网速等不利因素,网课既考验学生也考验老师。“海丝班”老师平时要给校内学生上课,这意味他们要两头兼顾。抓网课,也让“海丝班”取得不错的教学成效。“学生的中文水平没有退步,我们的音乐老师还在教室弹钢琴,在线教学生们唱中文校歌。”朱昀沁说,老师们还时不时给学生们寄去中文辅导书和各种小礼物,给海外学子更多关怀。三年努力换来回报, “海丝班”学生几乎全都回来了。
集美中学“海丝班”的高三泰国留学生周慧贤,是为数不多的过去三年留在厦门的学生。老师范书宏觉得周慧贤很不容易,“才十几岁,孤身一人在异乡。”但周慧贤觉得这算不上挑战,“我挺喜欢在厦门学习的,我也很喜欢中国文化。”虽然网课上得不多,但周慧贤对网课相当认可——她想写古代偶像小说,毕业后还需要在线学习中文。
解决了疫情期间的上课难题,这些学校也发现网课的“新路子”——老师既可以录课,也可以直播,能让全球的中文学习者“同上一堂课”。
比如,厦门梦加网络公司的外籍员工分散在好几个国家,集中学习成本高,如何培训一直是一个难题。去年9月开始,难题通过网课方式解决了——华大把该公司12名外籍员工聚到一起上课。
“在线网课可以让不能来厦门的员工学习中文,中资企业类似这样的需求还很大。”邓海龙说,这是网课资源和在线直播的优势。
更加精准
针对项目需求定制课程
帮助中资企业节支增效
后疫情时代,除了让线下和线上中文课程双翼齐飞,厦门的一些学校正在积极探索语言服务出口的新路子——“印尼象屿班”就是首吃螃蟹者。
华大之所以打开“新地图”,正是看到中文服务出口走产业化的契机。“企业面向国际化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本土人才。”象屿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懂汉语、通文化、精技术”的海外本土骨干,能更好地帮企业融入当地社会,在海外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对比学校先前为留学生开设的预科课程, “印尼象屿班”这样为企业定制的课程更具针对性,也更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华大为象屿集团印尼OSS公司员工定制 “基础中文+产业中文+企业管理智慧”三门课程,还自主编写教材。其中,产业中文的教学需求和内容由企业提供,华大教师用“二语教学理念”专门编写了《产业中文·不锈钢一体化冶炼和镍钴冶炼》教材,《企业管理智慧研读》教材则特别整合提炼了象屿的管理理念、智慧和企业文化。
为中资企业定制服务,更要注重成效,甚至“用考试来检验”。厦门梦加网络公司的海外员工,参加16周的线上培训,零基础的学员能达到HSK(中文水平等级考试)3级水平,可用汉语完成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基本交流。
“这是以往以兴趣和体验为主、目的性不强的文化交流做不到的。”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预科教育学院院长胡培安介绍,“印尼象屿班”的开办,从传统“单向上课”转向“定制卖课”,是语言服务出口创新的一大步,“我们以后要做‘订单式’服务,企业下单,我们都可以量身定制。”
发挥语言服务出口基地作用,用特色语言服务赋能中企“走出去”,是厦门探索语言服务出口的新路子。“这对解决中企海外本土员工基本不懂中文、不了解中国文化、不理解中企管理理念,以及中外员工跨文化沟通不畅等影响企业融入当地发展的突出困难发挥了积极作用。”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随着更多中资企业在外设立公司、工厂,厦门学校“走出去”的不只有语言培训课,还有法律政策咨询、翻译服务、中文教育标准,甚至还有诸如学习机等各种智能培训产品。比如,集美工业学校自研30多堂HSK线上微课,后续将投放到越南、泰国等国。
华大也依托自主研发的多模态国际中文课程资源和技术,与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企业——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构建了一个全世界中文学习者的一站式、泛在化、沉浸式学习服务社区(App),能让各国零基础中文学习者通过App实现泛在化学习,平台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圈选不同学习目的、能力特征的学习者,促进产业项目在平台对接和发展,形成完整的国际中文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生态链,助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特色语言服务还能为厦企拓展海外市场培养民心相通的国际人力资源,“通过沉浸式学习,也将向海外员工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中国‘出海’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记者手记】
当中文成职场必需品
市场可想象空间巨大
“‘印尼象屿班’的模式很好,可以更直接地培训员工,服务企业。”西南交通大学的相关专家,对厦门“印尼象屿班”的开办也颇为关注。
我国和印尼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雅万高铁8月即将运营。2月,该项目首批运维人员就是西南交大等院校培训的,然而,他们采用的仍是传统方式——中国老师讲,印尼人翻译。
西南交通大学相关专家说,近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不断深入,中企纷纷“出海”——在海外投资设厂、招聘员工,中文也逐渐成为企业运营的必需品。此时,如果还依靠翻译人员或用英语等“中转”,语言就成了拦路虎,管理经营效率就大打折扣了。
由最初单纯的文化交流、语言学习,逐渐变成商贸、中资企业职场必需品。随着相关商贸业、服务业或特种企业越来越需要定制培训,中文服务出口将做大文化服务产业的蛋糕。
另一方面,特色中文服务,也将成为助力更多企业“出海”的一面巨大风帆。
“印尼象屿班”二期正紧锣密鼓地开展。象屿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期创新尝试效果不错,将持续与厦门高校联手,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提供配套语言服务和智力输出。印尼OSS公司运营的象屿印尼250万吨不锈钢冶炼一体化项目,只是厦企“出海”大军中的一员。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截至今年四月,厦门市累计备案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投资企业项目255个,中方协议投资额55.4亿美元——中文服务出口市场空间和产业效益都相当大。
“中文+产业”培训是语言服务出口的新路子,但要走好这条新路仍不轻松——中文课和产业课比重怎么平衡?全新的产业、企业管理、文化培训教材怎么编写?如何评估学习成果,如何让中文有效服务企业的生产经营?此类问题都需要各方来进一步思考和实践。未来,厦门中文服务出口如何积累更多经验、蹚出新市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