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桌子
香远益清
2023-06-25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对香的追求背后,其实也是人们对洁净的期望,对美德的渴求。古人对香的认知其实很简单,成为一个芳香的人,就能离洁净更近一点,离美德再近一些了。

  ●南桥

  清新的草木幽香、名贵的龙麝沉檀,中国人的世界里,总是充满着大自然的清芬之气,既可通天通神,也能通窍通人。借由一缕芳香,中国人进行着一场从身体到心灵的洁净之旅,抚养正气、修养心性。中国式芳香,既有诗情,亦有哲理。

  在外来香料大规模进入中国以前,华夏大地已经充满了芳香。那是草木的天然清香,是人与大自然的亲密连接。香草美人,正是古诗词和古画中常见的经典搭配。

  古人喜爱的香气,从一开始就是大自然天然的美好气息。在祭祀神灵中奉献的香气,来自祭祀生烟所用的燔木。专家们普遍认为,具有特殊气味的松树、柏树,应该是先民用以祭祀焚烧的首选。松柏是北方常见的树种,不仅容易砍伐,在燃烧时更会释放出浓烈的松香气息,符合古人用香气愉神的要求。松柏也因此被赋予了神圣的意味,在夏商时期,棺椁、祖先牌位往往都会使用松柏制作。

  孔子周游列国时,有一天经过一片幽静的山谷。山风吹拂间,突然一阵超凡脱俗的幽香袭来。他连连赞叹,到处寻找香味的来源。山谷深处,只见杂草丛生的荒地上,有一株兰花茂盛而倔强地生长着,在无人处、杂草间,尽显卓尔不群。兰花离尘脱俗的傲然幽香,拨动了孔子的心弦,他不禁连连感叹:“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兰花本是众香之王,而如今却寂寞地开放在无人欣赏、荒草丛生的山谷中,这不正如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吗!为了酬答这位偶然邂逅的“知己”,孔子停车抚琴,作《猗兰操》之歌,成为一首千古流传的古琴名曲。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王风》里的句子,穿越千年。那恋人的倩影,以及遥不可及的思念,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成为中国式浪漫的代名词。而诗中的这位佳人,正是采集香草的一员。先秦时期,香草不仅用于祭祀,还关乎君子德行,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香草香木除了能够散发令人愉悦的香气,也很具实用性,比如艾草能治病、驱蚊。南方夏季多蚊虫,每天闻到艾草的气息,心里安全感便会油然而生。

  早在西汉时期,广州就迎来了外国商船,他们带来了阿拉伯香料,这些或甜美细腻或辛烈刺激的香气,让中国人为之如痴如醉。香料,从此成为中外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商品之一。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域外香料源源不断来到中国。远在唐朝时期,广州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香料市场之一。扬州的香料贸易规模仅次于广州,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前在扬州采购香料,一次性就购买了麝香、沉香、甘松香、龙脑香、青木香等诸多品类的香料。南宋时期的泉州港,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最大港口,也是一座“香”港,进口的香料品种达200多种。正是这些异域远香,充盈了古代中国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

  香与美不离左右,美与香常伴东西。为了通体含香,人们不停地熏香衣物、佩戴香囊、使用花露。香草可编成环、可串成链,直接佩戴在身上。如果把阴干的香草放在丝袋中,就成了香囊。香囊可以系在肘上和衣带上,或者揣在怀中,不仅限于男女传情,也用在庄重的场合,比如汉代的尚书郎就要“怀香袖兰”,保持在天子面前的优雅仪容。唐宣宗时要求,皇帝本人要在焚香洗手后,才能批阅大臣们的奏章,皇帝也经常向大臣们赠送香料,以示恩宠。

  对香的追求背后,其实也是人们对洁净的期望,对美德的渴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把莲比作花中君子。那些浑身散发香气的人儿,不正像莲花一般,清净而美妙吗?古人对香的认知其实很简单,成为一个芳香的人,就能离洁净更近一点,离美德再近一些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