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团在闽南戏曲艺术中心黑匣子剧场观看高甲折子戏。(本组图/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 提供)
1994年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赴台湾金门地区巡演现场。
1994年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赴台湾金门地区巡演现场吸引众多戏迷观看。
团长吴晶晶(左一)向访问团介绍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赴台演出情况。
本报讯 (记者 陈冬 通讯员 黄相平)“终于又见面了!”第十五届海峡论坛举办期间,受厦门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之邀,19日,台湾金门县闽南文化协会来到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以下简称“金莲陞”)开展厦金闽南文化交流活动,再续厦门金门两地不辍的交往情缘。
访问团参观了闽南戏曲艺术中心和金莲陞高甲剧团团部,在黑匣子剧场观摩剧团精心准备的经典高甲折子戏《春光明媚》《公子游》《群芳争艳》,并与剧团举行座谈会,畅叙友情。
“金莲陞”这个名字背后,是浓浓的两岸情长,更是“两岸一家亲”的生动体现。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团长吴晶晶说,1931年,两岸老艺人合作创立剧团,剧团名各取故乡首字——“金门”之“金”、同安(今翔安区)莲河之“莲”,缀以吉祥寓意之“陞”字,始有“金莲陞”。1953年正式更名为“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1994年,金莲陞高甲剧团作为大陆首个演出团体赴台湾金门地区演出,被称为“破冰之旅”,而后往返两岸交流成为常态,因此,金莲陞和金门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台湾金门县闽南文化协会理事长杨再平表示,闽南文化是厦门和金门的共同根基,希望日后能跟金莲陞合作办活动,如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金门巡演等,推动两岸戏曲文化交流,让年轻人能够体会它的魅力,彼此互相学习,使闽南文化在两岸年轻人中传承与发扬光大。
吴晶晶透露说,明年就是金莲陞高甲剧团赴台湾金门地区演出30年,剧团将以此为契机,为金莲陞量身打造一台剧目,讲述两岸老艺人携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
【新闻链接】
金莲陞:
在两岸同胞中
架起心桥
本报记者 陈冬 通讯员 黄相平
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是第一支赴台演出的大陆高甲剧团。从1994年3月26日出发到5月25日凯旋,金莲陞高甲剧团以两岸特有的闽南文化,在两岸同胞中架起一座风雨如磐的心桥。
1993年7月8日,一位年近六旬的生意人沈长椿,从金门来厦门看望他两个弟弟,并和弟弟杨振村、杨振翔来找时任厦门市金门同胞联谊会副秘书长的洪菊井女士,表示来年金门县城隍庙新庙宇要落成,各界人士和乡亲想请厦门剧团过去热闹一番。洪菊井和时任会长戴炎荃合计后,便推荐誉冠金厦的金莲陞高甲剧团。
高甲戏又称“宋江戏”“合兴戏”“戈甲戏”,是闽南方言戏曲之一。它孕育于明末清初,继而流行于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华人聚居地。现在台湾称其为“九甲戏”。多年来,金莲陞凝聚着金厦老戏迷们的心。信息传回金门,各界各镇乡里奔走相告,竭力促成。接着,金门知名人士相继来厦。1993年9月,杨肃元先生来参加福建“9·8”贸洽会,表示由他联系台湾当局,不久,金门方面专门组成了“金门县中华民俗文化交流协会”,其理事长汪载棣于1993年9月18日正式通过厦门市金门同胞联谊会传真邀请金莲陞高甲剧团赴金,“以让金门乡亲欣赏阔别40多年的闽南传统戏曲精湛艺术表演”。
1994年,金莲陞高甲剧团一行45人赴台湾的台北、基隆、高雄、台南、金门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演出,尤其在其半壁发祥地——金门,观众就达8万人次,当地报纸以《闽南大戏唱起》《上戏下戏,水乳交融》《跨海觅知音》等醒目标题,真实记载了“好戏连台,观众人山人海”的历史性场景。剧团此行被厦门人民评选为当年的十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