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勇(右)在志愿服务活动现场。(陈端庄 摄)
致敬道德典范
传承榜样力量
本报记者 卫琳
6月28日,同安区东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协会会长刘志勇从宁夏返回厦门。这趟宁夏之行,东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协会与同安区委文明办、红十字会一起慰问了当地困难群众,并与当地志愿者交流学习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刘志勇说:“我们加了微信,约定今后在项目、培训、物资等方面互相帮助。”从事志愿服务十余年来,刘志勇的热情从未中断,他用爱心和行动影响了1000多名志愿者、100多个爱心商家投身公益事业。他的个人志愿服务总时长达6394小时,被评为福建省五星级志愿者、福建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想做点有意义的事
打造“益同来”品牌
“最初做志愿者,是觉得应该趁年轻多做点有意义的事。”2012年,刘志勇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做好人好事,他们的队伍很快吸引了一批爱心力量。2017年,他成立了东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协会。
作为“领头羊”的刘志勇积极推动打造“益同来”志愿服务品牌,开展帮扶弱势群体、文明创建、文化服务、文物保护、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我想让更多人了解,志愿服务其实很简单,用力所能及的小事,去帮助别人。”刘志勇表示,“益同来”就是要呼吁大家一起做公益。
在他的带领下,东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协会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已拥有注册志愿者1337人、爱心商家100多家、10支民俗文化文艺服务分队、6个志愿服务驿站和多个睦邻点。协会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87场次,平均两天有一场活动。
带动志愿者奉献社会
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6月21日,刘志勇一天参加了三场志愿服务活动,早上6点出门,一直到晚上10点半才回到家。“做公益后,我才知道有那么多人需要帮助,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他说。
在刘志勇的带领下,协会的志愿者积极奉献社会,为许多困难群众送去温暖。家住大同街道城西社区的一对老人,因房屋电路老化,客厅和卧室的灯很久不亮了。刘志勇叫来电工志愿者,帮老人把电路修好,老人十分感动。
不久前,刘志勇得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有15名学生,因家人患重病而求学困难。他立马发动协会中的爱心企业伸出援手,推动厦门金网盾商贸有限公司与同安区慈善会达成捐赠合作协议,每年资助3万元用于帮扶该校困难学生。
每个月,刘志勇都会组织协会志愿者开展一次分享会,分享助人为乐的故事。刘志勇说,正是这些感人的故事支撑着他不断前行,“接下来,我们想带动更多爱心企业加入,让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