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罗子泓(左)采访杨惠月(中)和张增辉(右)夫妇。
▲双胞胎兄弟依偎在父母怀中。(受访者 供图)
【关键词】
呵护
●出镜人物:杨惠月,35岁;丈夫张增辉,34岁
●地址:同安区民安大道附近
●心愿:希望宝宝健康成长。健康是“1”,唯有健康,“1”后面的“0”才有意义。
文/本报记者 罗子泓
图/本报记者 卢剑豪
(除署名外)
日前,本报报道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厦门市儿童医院)成功救治“全国最轻”早产儿的故事引发市民关注。其实,我市此前已有不少成功救治胎龄小于28周、出生体重低于1000克的超早产儿的案例。他们健康成长的背后,是医院和家庭的携手努力、不离不弃。
本期家访,我们走进一对超早产双胞胎家中——9个多月前,他们从妈妈杨惠月的肚子里提早“退房”,住进医院保温箱。往后100多天里,这对兄弟在医护人员和家人的全力救治和精心呵护下冲破层层关卡、顺利出院,如今,长成了脸蛋圆圆、牙牙学语、各项指标趋于平稳的可爱宝宝。
“他们是在爱里长大的……因为有医护人员全心全意的救护和关爱,才有我们一家人今天团聚的幸福生活。”望着孩子,杨惠月欣慰地说。
750克
双胞胎宝宝只比手掌大一些
这对双胞胎是杨惠月怀的二胎。去年10月,她因羊水早破,住院进行保胎治疗。
没想到的是,一周后,两个小家伙“迫不及待”地同大家见面了。他们只在妈妈肚子里待了“25周+6天”,出生时间比预产期提早了近3个月。“俩人都是750克,个头就比我的手掌大一些,脸色苍白,皮肤很薄……”爸爸张增辉回忆说。
生产当晚,双胞胎被转运至儿童医院。跟车转运的路上,张增辉的心里一直在“咚咚”打鼓——早产儿的组织器官不成熟,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差,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救治和照料他们是难题,医院和家庭更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张增辉说,彼时,儿童医院新生儿医学中心执行主任黄英接到消息,赶往病房。她察觉到张增辉的焦虑,鼓励他:“我们之前成功救治过更小的孩子,你们的宝宝各项指标情况还好,更要有信心。”医生的话犹如定心丸。杨惠月夫妻俩决定,陪着宝宝,开启长达100多天的“闯关挑战”,“这毕竟是两条鲜活的小生命。他们没有放弃,我们更不能呀!”
双胞胎是超早产,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尚无法自主呼吸。早早离开母体后,儿童医院的保温箱成了他们暂时的“家”。
37℃的爱
串起妈妈与孩子“温度”的连结
超早产儿的生命力十分脆弱,外界的分毫变化,都可能危及生命。比如,说话声稍大些,可能造成他们颅内出血;医护人员的手有一点不干净,便可能引发全身感染等。
双胞胎出生一个月后,出月子的杨惠月第一次前往儿童医院探视:“隔着保温箱看他们,觉得既兴奋又心疼。”她终于能和孩子们面对面了。不过,看着小小的身躯,想到他们要面临的挑战,恨不得使出全身力气去帮他们的杨惠月却手足无措。说到这儿,她的眼眶开始湿润,“总觉得,是我没有保护好宝宝,让他们受苦了……”
由于不能触碰孩子,母乳成了杨惠月和兄弟俩唯一有温度的连结。她定好闹钟,每三小时吸一次奶,集中储存到一定量后,再送往医院母乳库。“哪怕凌晨三四点,她都会雷打不动地起床。宝宝住院的这段时间,她没睡过一个整觉。”张增辉轻轻地摇了摇头。
或许是感知到了妈妈的爱,双胞胎开始在体重上“你追我赶”,单次摄入奶量也从最初的1毫升,慢慢增长至十几毫升、几十毫升。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外有一台机器,在上面,家长可以查看孩子近期的体重、奶量、排泄等数据。“每次去,他们的体重都有增长,这就是最令人开心的事啦!”杨惠月说。
100多天
离开母体的宝宝终回妈妈怀抱
入院100多天后,双胞胎兄弟在医生和护士的救治下,闯过了新生儿轻度窒息、贫血、视网膜病变等大大小小多个关卡,终于迎来回归妈妈怀抱的那一天。
“这是我们在监护室,抱着宝宝学习换尿布、抚触、洗澡的照片。”张增辉打开手机,展示给记者看。只见兄弟俩分别依偎在父母的怀中,其中一个,还把小手搭在妈妈胸前。“那时已有五六斤重了,抱在手里,还是怕把他们弄疼。”杨惠月说。
双胞胎出院那天,可谓全家总动员——爸爸开车,妈妈和奶奶一人抱一个,外婆和姐姐在家等。杨惠月特地买了两本文件夹,贴上“大”“小”两个标签,保存兄弟俩的住院记录、出院小结、随访病例等。“几月几日,要去医院复查什么,近段时间的饮食要注意啥,康复训练做哪些,医生都会交代,甚至用荧光笔标注。”杨惠月说。贴心的张增辉也准备了表格,写上时间、需要喂的药、有否拉臭臭等选项,以便更精细地照顾孩子。
“今天下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原本两周一次的随访,随着宝宝指标的稳定,延长至两个月一次。”杨惠月挥着文件夹说,早产儿宝宝与父母的双向奔赴,注定比常人更加艰辛,这就像“打游戏过关”一样,医护、父母、宝宝打好配合战、充满信心,才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