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小微企业绿色发展“沃土”
市生态环境局不断推动主题教育走向深入、取得实效,助力我市再创营商环境新优势
2023-07-17 00:00来源:厦门日报

  执法人员走访企业,进行实地调研。

  执法人员帮扶指导企业规范运行管理。

  文/本报记者 许晓婷

  通讯员 吴伟仁 陈智勇

  图/市生态环境局 提供

  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细胞,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经济向稳向好发展的重要基石。

  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近段时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高标准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断推动主题教育走向深入、取得实效。同时,认真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持续提升审批服务水平,激发小微企业活力,厚植小微企业营商环境绿色“沃土”,助力我市再创营商环境新优势。

  【亮点工作】

  提升审批服务水平 推进绿色发展

  环评审批“立等可取”,区域评估“一本共享”,排污许可“一证管理”……近年来,我市先行先试,率先全国推出一系列环评改革创举,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在此基础上,为了最大程度激发小微企业活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市生态环境局持续提升审批服务水平,推进绿色发展。

  “为减少小微企业跑动次数,目前,我们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均可全程网办、跨省通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称,小微企业办理业务实现“一趟不用跑”,即办事项占比超过70%。记者了解到,该局驻厦门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已连续7年获评“红旗窗口”,政务服务满意率100%。

  小微企业规模小、工艺流程简单、环境影响较小。考虑到这些特点,市生态环境局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通过缩小环评审批范围、对环境影响轻微的项目实施豁免管理等方式,进一步减少环评审批和备案数量,减轻企业负担。数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项目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了13.6%和18.7%。

  环评审批范围在缩小,审批告知承诺制范围却在不断扩大——市生态环境局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优势,将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范围扩大至30类报告书、108类报告表项目。小微企业可通过审批告知承诺制实现环评即来即办,当场取得批复。2023年上半年,我市环评审批即办率已达到64.9%,再创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为让项目落地节省大量物力和时间,市生态环境局行动在前,做好区域评估,指导项目落地。目前已完成翔安南部新城等9个片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估审查,片区内的小微企业项目可直接共享评估成果,无需单独办理环评手续,超300个工程项目直接获益。

  在优化排污许可管理方式上,市生态环境局也靠前帮扶、持续发力,指导小微企业规范填报、规范排污。今年上半年,小微企业排污许可核发统一改为即办事项,登记管理项目较去年同期增加15.4%。在湖里区试点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小微企业无需另行报批环评文件,可节约报告编制费用数万元。

  【亮彩成效】

  12条举措精准助企纾困

  今年年初,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制定“服务经济稳增长助力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好地支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12条举措精准有力,助企纾困“有温度”,让企业发展“加速度”。近日,今年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进一步提升环评审批服务

  共受理审批重点重大项目14件,共有209个项目实行环评文件审批告知承诺制,占全市审批项目数65.5%,节约审批时限6270个工作日。

  提前参与项目环境准入研判,共准入研判建设项目629个,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保障。

  ●依法做好禁止时段施工审批(证明)

  优化夜午间施工审批流程,申请所需资料一次性告知,即来即办。强化帮代办服务,现场指导填报、解读相关政策,1月至6月受理办结1264件。

  ●指导海洋工程废弃物倾倒许可证报批

  指导海洋工程废弃物倾倒许可证报批共12个。

  ●高效配置排污权指标

  储备排污权快速保障61个项目的新增排污总量需求,累计出让排污权指标72.251吨,成交总金额329.90万元,共为企业节省资金118.24万元。

  ●强化重金属要素保障

  更新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至107家,为重点项目谋划重金属准入条件,为企业准入做好服务保障。

  ●优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流程

  上半年完成100个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并上传至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有效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

  ●强化政策资金支持

  1月至6月,已助力4家企业获得中央大气资金补助775.56万元。

  厦门双瑞船舶涂料有限公司有机废气提升改造项目纳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

  累计补助17个项目,兑现生态环保专项补助资金663.42万元。

  ●加强绿色金融保障

  2023年下达第五批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企业投保名单,并将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投续保工作纳入市对区党政目标责任考核。 1月至5月,累计投保123家,保额达13.05亿元。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产业化

  推动总投资25亿元的湖里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入选国家级项目库,争取国开行优惠信贷支持。推进策划生成厦门九溪流域生态治理及科学城综合开发EOD项目。

  ●持续助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印发实施《2023年度优化营商环境“蓝天碧水净土森林覆盖率”指标提升方案》,深化益企服务和“三送三促”活动,上半年共实地走访企业303家次,解决企业需求56项。

  ●推行柔性执法监管

  用好包容审慎执法“四张清单”,对符合条件的5家企业不予处罚、1家企业首违不罚、1家企业从轻处罚、1家企业减轻处罚。

  ●指导企业信用修复

  印发《企业环境信用修复“线上办”工作实施方案》,1月至6月,共为企业完成处罚信息修复70条。

  【镜头】

  同安生态环境局

  深入调研 巧解难题助发展

  不久前,作为同安唯一零星工业废水治理单位,厦门智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6家产污水企业签订零星工业废水收集处置协议。这意味着,这些零星工业废水将进行集中处理,水质达到回用标准后,用于道路保洁,实现废水无害化、资源化。

  为了加强废水治理管理,在深入企业调研基础上,同安生态环境局研究编制了《关于加强零星工业废水集中收集处理监管工作的通知》,同时深入帮扶指导零星工业废水集中收集处置企业规范运行管理,较好地解决小微企业无条件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间歇性产生废水运行管理达标排放难等一系列难题。

  变废为宝,是建设无废城市的关键一环。除了加强零星工业废水治理,同安区还针对酒类行业探索专项约定生产废水的纳管标准,即酒类废水达到约定排放限值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纳入同安水质净化厂进行处理,推进资源有效利用。

  为了推动专项工作高效规范开展,同安生态环境局多次组织实地调研、报市局研究讨论,此外,指导企业按要求办理排污许可证变更,实施在线监测,按协议调整排放标准等,切实增强工业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效能,强化排污单位按证排污主体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同安生态环境局联合同安区人民法院、同安区人民检察院,成立“同安区企业环保法律服务站”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全市首个企业环保法律服务站,由各成员单位共同开展“订单式”法律咨询服务,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帮助企业解决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法律问题,推动企业环保合规体检,目前已帮助企业解决12个涉法等问题,切实引导企业注重学法、懂法、守法,依法组织生产经营。

  ▲同安生态环境局联合同安区人民法院、同安区人民检察院,开展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活动。

  翔安生态环境局

  多措并举 助企发展再提速

  视频监控、车辆定位、平台互联,在翔安,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实现全过程电子化监管,为生态环境上了一道“安全阀”。

  2022年,翔安生态环境局在全市率先建设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转运试点。该项目落地火炬(翔安)产业区一期,收集范围有效辐射整个园区。为有效防控环境风险,翔安生态环境局梳理园区企业产废种类和数量底数,制定园区管理制度和收运方案,将小微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化零为整、统一管理,有效防范危险废物长期贮存可能存在的环境安全风险。

  在智慧监管方面,项目在收运和贮存环节安装视频监控,与省固废平台互联互通,实现收运过程全链条电子化监管,截至目前已合计转运危险废物50余吨。

  与此同时,翔安生态环境局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开展零散工业废水收集处理试点。“在小微企业自愿委托废水的基础上,由试点单位分别收集,经统一转运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翔安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模式有效助力消除小微企业废水乱排放乱倾倒隐患。除了便于监管,整体处置费用也更低,解决了应急事故废水无法妥善处置的问题,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帮扶整治地方特色蔬菜清洗行业,也是一项亮点工作。今年以来,翔安生态环境局提前谋划,通过出台方案、鼓励设施改造、分档实施资金补助等措施,推进行业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升级。在蔬菜清洗季节到来前,翔安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分成10组分赴各片区,指导企业提前做好污水防治设施的检查和调试,确保顺利开工。

  通过精准帮扶,翔安区蔬菜清洗企业顺利完成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企业发展更规范,环境违法行为大幅度削减,辖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今年1月至5月,九溪省考断面溪边后平均水质为Ⅲ类,同比实现跨类别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