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记忆 鼓浪屿老建筑“立此存照”焕发青春
2023-07-18 00:00来源:厦门日报

  他们是鼓浪屿文物守护人 给老建筑建起“资料库”

  他们从史料中找寻老建筑年轻时的模样

  他们记录老建筑如今的容颜  “立此存照”帮文化遗产焕发青春

  特色鲜明的鼓浪屿建筑。(资料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本版文/本报记者 邬秀君

  本版手绘/张平原

  这个暑假,许多重游鼓浪屿的游客会发现,去年修缮完工的八卦楼和两年前有些不同了——八卦楼的门窗颜色变了,样式也变了;八卦楼前的庭院,多了一对石花座……这些新变化,却是对这栋百年老建筑本来面目的还原。

  自申遗成功以来,得益于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以及鼓浪屿管委会对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核心要素持续有效的管理保护,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建筑,“扫去岁月的尘埃”,焕发容光。

  为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核心要素排除安全隐患;为核心要素的健康监测提供宝贵的数据;收集尽可能多的史料,发掘琴岛历史……这些工作离不开这样一支队伍: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团队,前不久,该团队荣获福建省第二届最美文物守护集体。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中南银行旧址的监测中心办公地,听监测中心主任蔡松荣及团队成员讲述他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故事。

  工作人员用无人机监测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顶。

  故事一

  一棵不开花的木棉树

  巡查员最主要的责任是排查隐患,做出预警

  7月10日下午四点左右,琴岛上空骄阳似火,身材微胖的邬永祥结束当天的巡查,回到监测中心办公楼下时,上身早已湿透。作为监测中心骨干成员,邬永祥说,他早已适应了这种状态。他目前负责的五个核心要素建筑离监测中心不近,全部走下来将近三个小时。在这种大热天里,全身湿透不难理解。但邬永祥笑着说,在鼓浪屿走多久都觉得心情很好,半年后,他巡查的建筑还会换成其他的。

  这正是监测中心保护核心要素采用的工作方法——网格化巡查。

  蔡松荣说,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对抗自然因素可能导致的遗产受损,还要防止人为因素对遗产现状的破坏。目前,鼓浪屿上有53处世界文化遗产核心要素建筑,而监测中心只有12人,蔡松荣便想到了网格化监管的方法。“每个人负责四五栋,每半年轮换,这样就能避免因一直巡查同样的建筑而看不出问题。”蔡松荣说。

  具体如何巡查?蔡松荣介绍,每个巡查员按周、月对自己负责的建筑进行巡查,拍照记录建筑四个立面以及重点监测的部位,然后通过手机上传到监测预警系统里。蔡松荣说,照片如何拍摄、重点监测什么,都做过培训,这部分工作并不难,难就难在时刻保持责任心和敏锐性。他还特别讲到一个例子——

  2021年,监测中心一位巡查员在巡查日本领事馆旧址时发现,离领事馆五米左右的一棵木棉树当年竟然没有开花,仔细一看,树可能死掉了。大家分析后认为,这棵树如果不处理,可能会因为白蚁以及褐根病倒下,给建筑带来损害。于是,便报告相关部门进行了处理。“如果没有责任心以及敏锐性,你可能就会熟视无睹,会认为一棵树有什么了不起的。”蔡松荣说,一旦这棵树倒掉,后果将难以想象,建筑受损也不可挽回。

  蔡松荣还专门安排工作人员甘斌通过航拍,监测建筑的第五立面,即建筑的屋顶。甘斌说,蔡松荣每周都会安排他对相关建筑进行航拍,主要就是检查屋顶有没有开裂,有没有出现寄生榕。就在今年上半年,甘斌已经把53个核心要素的屋顶全部飞了个遍。甘斌说,这轮航拍收获颇丰,“发现了闽南圣教书局以及中南银行旧址顶部出现寄生榕”。

  在蔡松荣看来,巡查员最主要的责任其实是排查隐患,对建筑的发展趋势做出预警,这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预防性保护。去年,监测中心成员许明程负责的一栋国保级文物建筑——春草堂的一个门框上出现了裂缝,为防止房子后续出现问题,监测中心专门请来三位专家会诊,还专门租来专业的设备进行检测,保证结论精准。“如果设备一直放在那里检测也不现实,于是我们就一个季度对建筑检测一次。”蔡松荣说,怕时间太短数据不够,监测中心直接为建筑检测了一年。“我们费时费力费人来做这件事,为的就是防微杜渐。”蔡松荣说。

  故事二

  一个时时更新的老建筑图库

  持续的拍摄录入就是监测得出的信息链条

  巡查员每周、每月采集的照片和文字信息,都要经过一个人的审核。这个人便是监测中心的另一个骨干成员张美珍。

  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通用平台组件基础上,监测中心扩展定制鼓浪屿监测预警平台,打造一个集采集、监测、管理、分析为一体的工作平台,并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实现无缝对接。这个系统自开发时,张美珍便参与其中,同时,她作为后台数据管理员,负责审核巡查员上传的图文数据信息。“我会在后台审核巡查员拍的照片是否按照规定角度,照片是否清晰,文字表述是否准确。”张美珍说,如果审核无误,这些数据便会上传到系统中。提到巡查拍照的频率,为什么是一周和一个月,张美珍也做了解释。其实,这套监测预警系统一开始并没有设定数据上传频率。“最初,我们巡查拍摄的频次比较高,后面发现其实并没有必要这么频繁。”张美珍介绍,现在,房屋损坏程度如果严重,就巡查勤一些,一般一周去看一次,而有些建筑修缮得比较好,一个月看一次就够了。张美珍所做的工作还不仅于此,之前,她还要写月报和年报上报给上级,有时报告能写到十几页。在她看来,事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份工作的关键在于是否细致。

  在蔡松荣看来,数据的审核和管理非常重要。他觉得,审核主要是确保巡查责任落实,同一个立面也许一年两年看不出变化,但是经过三年五年不间断记录比对,肯定能发现它的变化。他打了个比方:持续的拍摄录入其实就是监测得出的信息链条,它就好比给孩子量身高,“一天两天可能看不出来,一个月两个月肯定能看出变化,一年两年就更不必说”。

  作为监测中心负责人,同时也是一名文史爱好者,蔡松荣一直在帮助监测中心收集更多和鼓浪屿相关的历史资料。今年,监测中心向老照片收藏者购买了1000余张老照片,其中还有30张珍贵的蛋白照片。不仅如此,蔡松荣的热情感染了许多社会人士。有位来自上海的老人,是鼓浪屿著名音乐家周淑安的后代。老人冬天时总会来厦门小住,他也会经常来管委会查阅资料,蔡松荣便和老人熟络起来。得知蔡松荣和监测中心在用心地做鼓浪屿文史资料的整理,老人无偿提供了一批周淑安的资料,还帮监测中心从美国买来一套与鼓浪屿有关的书籍。

  蔡松荣还会带着团队人员对收集来的老照片进行比对研究。在研究老照片时,蔡松荣会让甘斌根据老照片的拍摄视角和图中可以分辨的参照物,进行航拍,然后做比对研究。“比如日光岩,鸡母石、覆顶岩、升旗山、印斗石等,这些都是几百年不变的,一般照片上都会有这些参照物。”蔡松荣说,只要你用心去比对,就能发现周边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把这些发现记录下来,也能为后人保护鼓浪屿留下参照信息。

  故事三

  一对“回家”的石花座

  收集文化遗产历史档案材料是监测中心的工作之一

  “文物保护不能只看眼前。”蔡松荣认为,对建筑本体历史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同样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历史老照片所承载的信息能还原一定的历史原貌,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来说,如果没有老照片用来对比参考、了解建筑原本的结构和样貌,修缮时可能就会破坏建筑原貌,对建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蔡松荣还提到,之前八卦楼、美国领事馆旧址、英国领事馆旧址在修缮时,都找了一些老照片来比对。

  蔡松荣一直都有这样一个理念:历史建筑保护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历史档案的挖掘。他解释道,鼓浪屿部分历史建筑的使用者一直在更换,房子的结构和功能也产生变化:要做展览馆,这个门就要堵起来;要做住宅,走廊就要隔起来。“原来是什么样子,现在已经看不出来了。”蔡松荣说,找到原始影像才能分辨原来的样子,这就是对建筑原真性的尊重。他还提到去年发生的一件事:凭借一张鼓浪屿名人林鹤寿与八卦楼前的石花座的合影,有人认出,这两个石花座在厦门市博物馆迁馆时,被搬到了新馆外。后来,这一对石花座物归原主,安放回原处。因此,他认为,监测中心就需要做一些有关文化遗产历史档案材料收集的工作,同时也需要有人对这些史料进行准确研究分析和挖掘,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今天的保护服务。

  “如果你没有追溯过去,当下就没法规范,我今天把这个事情做了,后人就有资料参考了。”蔡松荣说。他还提到一个事例,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八卦楼改造成博物馆,门窗都漆成了黄色。后来,把那个漆剔除掉后才发现,原来的建筑用的是红褐色,去年八卦楼修缮完工,就将门窗更新为原来的颜色。监测中心把这个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给后人研究鼓浪屿建筑做参考。

  这几年,监测中心招聘了部分和文史研究相关的高学历人员。比如,山东大学英语专业毕业且有留学经历的梁静仪,便是2020年年底被招进监测中心的。近期,梁静仪正在翻译与鼓浪屿工部局相关的英文文献,此前,她已经翻译了一些有关鼓浪屿美国传教士的访谈资料。而来自厦门大学的人类学博士杨洁琼最近被蔡松荣安排做有关鼓浪屿近代外交档案的研究。不仅如此,杨洁琼还在做鼓浪屿历史建筑人文的梳理,包括建筑本身概况、建造年代、基本框架,装饰装修风格、历史故事等,她计划把资料整理出来后,做一个通俗读本。杨洁琼认为,档案的研究主要是为阐释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服务的。她还负责协助中心策划各类宣传活动。近期正在开展的“走出鼓浪屿,宣传鼓浪屿”系列活动,她也参与其中。

  监测中心成员在巡查中为老建筑拍照。

  【名片】

  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

  鼓浪屿管委会于2014年成立“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后更名为“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

  该团队利用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开展规范、有序的“网格化管理+监测云设备”的周期性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记录遗产要素与环境异常情况,跟踪建筑病害及维护工程动态,形成周巡查、月报告和反馈处置等工作制度,建立跨部门监测预警联动处置机制。

  2021年,该团队的监测年报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蓝皮书。

  ▲鼓浪屿八卦楼

  【记者手记】

  爱之深

  如果说有什么可以让一个人毫无保留地倾注热情,我想那一定是真挚的热爱。采访中,一提到有关鼓浪屿文史的内容,蔡松荣眼里便会闪着光芒。在鼓浪屿工作至今,这座小岛他不知走了多少遍,仍然会不厌其烦地拿出手机,去捕捉不同时间段鼓浪屿的光影。他跟我说:“小邬你不知道,鼓浪屿不同的时间,拍出来的照片都有不同的美。”美是一方面,鼓浪屿厚重的多元文化背景,我想才是对他最深切的吸引。

  蔡松荣的团队成员大都和他相似。甘斌告诉我,他住在鼓浪屿上,因为热爱,他和很多老鼓浪屿人成了朋友,他甚至敢说自己比团队中的任何人都了解鼓浪屿。参与申遗工作的邬永祥,同样是一名文保“老兵”,我能想象到每次巡查三个小时,他湿透上衣的样子。采访那天他对我说,这没什么,都习惯了,是他应该做的。而刚工作不久的梁静仪以及埋头研究的杨洁琼,在采访中都给了我这样一种感受:这群人对这片小岛爱得深沉,这份工作让他们感到快乐充实。

  光有热爱还不够。如何提高整个团队的人文素养,以利于档案研究以及整体工作的开展?监测中心也在不断做出尝试。现在,监测中心不定期邀请文史以及建筑方面的专家来给团队成员进行通识教育。邀请的这些专家中,有人讲鼓浪屿武术史,还有人讲南洋华侨等。“我们在关注鼓浪屿文史时发现,有时候发现一条线索,一连起来就是一整片,因此鼓浪屿不能被孤立看待。”蔡松荣说,这也是做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打破信息壁垒,才能找到普遍联系,做监测工作才会发现保护的意义有多深远,你才能感受到保护一栋建筑其实是在保护一段历史的见证,才会投入更多感情到这份工作中,“通识教育无非就是要更准确全面地理解关键问题,看待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