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赐勇介绍纸扎工艺作品《纸赛龙舟》。
文/本报记者 杨霞瑜
图/本报记者 卢剑豪
实习生 张雨婷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特有的印记,承载的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祖辈们生活的缩影。集美前场社区陈氏的传统纸扎技艺历经130多年,已经传承了四代人,代表性传承人陈赐勇的纸扎技艺颇负盛名,他通过剪、贴、拼、粘等手艺制作的纸扎作品,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近日,在陈赐勇的工作室,他向记者讲述了他和弟弟陈赐坚“纸”守一艺的故事。
恒心
细节都是耐着性子
用两根手指慢慢“夹”
记者跟随陈赐勇走进位于前场社区的工作室,其实也是自家的老房子,门口贴着他自撰的对联——“传承老先辈传统纸扎技艺 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陈赐勇笑言,自己的毛笔字写得不好,但字里行间确实承载着他们兄弟俩作为陈氏传统纸扎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的坚守与热爱。
这个不足20平方米的工作室,除了案头堆放的不同材质的纸张、大小不一的竹子以外,还收藏着陈赐勇和弟弟共同完成的代表作品——纸“赛”龙舟。
陈赐勇指着长约1.2米的“龙舟”介绍,这个作品的制作经过十来道工序,骨架主要取材于竹,以线团缚部位,糊彩纸以装饰,再配上鼓手、划桨手,每一步都是复杂的手工制作,历时1个多星期才完工。
当被问及哪道工序最有挑战性,陈赐勇边说边用手指比划着:“你们看‘龙头’这么迷你,是由竹篾交叉绑在一起成形的,当初固定框架时有许多细节是很难用双手同时操作的,只能耐着性子,用两根手指慢慢‘夹’。”
每当有人看到陈赐勇的纸扎作品,都会发出惊叹:“这真的是用纸做的吗?”对此,他感慨道——“这就是传统纸扎技艺的魅力所在!”
陈赐勇兄弟俩除了制作人物、灯笼以外,也制作用于祭祀及喜丧习俗活动中所需的纸制品。可以说,凡是生活中能够见到的东西,都是纸扎的对象,不过并不是每件作品都有对照图,有时候,陈赐勇需要根据创作需要,将脑海中的构思转为实物,而这离不开他丰富的纸扎经验。
匠心
从事纸扎工艺43年
最好的工具是自己的手
如今,61岁的陈赐勇已从事纸扎工艺43年了。他说,他的曾祖父是清末时期远近闻名的纸扎师傅,随后,祖父、父亲也都传承了这项技艺。陈赐勇8岁就开始学习纸扎,18岁时能够独立完成作品,一路走来,他不仅没有放弃这门家传手艺,还以此为生。
“这是我们的老手艺,丢了可惜!”说起一代代传承的纸扎技艺,陈赐勇如数家珍。“我和弟弟要先学会折纸、剪纸、刻纸等基本功,再掌握破竹子、削竹片和扎竹子以及浆糊的技巧……”陈赐勇说,每一步都需要反复钻研,不少细节更需要精细制作。
采访中,记者发现陈赐勇的手上已布满了老茧。“就算现在,也时常会被竹子上的小刺扎伤,但这并不影响工作。”陈赐勇说,手艺人最好的工具是自己的手,比如用手涂浆糊才能感知是否涂到位、是否粘得牢固。
“这些窍门都是父亲传授给我的。”陈赐勇说,除了纸扎的制作要领以外,其实他和弟弟现在使用的工具,不少都是父亲和祖父当年使用的。陈氏兄弟的纸扎作品颇负盛名,但在陈赐勇看来,父亲的作品始终比他和弟弟的成品更加出色,而祖父的作品更是惟妙惟肖。
初心
希望更多人看到纸扎魅力
传承祖辈留下的文化遗产
如今,纸扎技艺日渐式微,纸扎的订单量也不如从前。纸扎技艺的传承,是陈赐勇最大的期盼。他说:“我女儿已经三十多岁了,但她在纸扎技艺方面只掌握了一些基础,希望她能学会更多,继承这门技艺。”
陈赐勇兄弟俩每年都积极参加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宣传活动,教孩子和市民制作纸扎灯笼。不仅如此,只要有人联系他们想学习体验纸扎技艺,兄弟俩都非常欢迎。他们深信,只有更多人学习纸扎,这门古老的技艺才能够留存,并且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要把祖辈留下的技艺传承下去!希望更多的年轻人看到这项传统技艺的魅力,共同传承和发展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陈赐勇说。
【名片】
传统纸扎技艺
纸扎又称“扎纸”或“纸签”,汇集了绘画、雕刻、竹艺、刻纸、剪纸等传统技法,常用于节庆、婚丧等民俗活动,是历史久远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2019年,“传统纸扎技艺”被列入厦门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