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
白鹿洞的石头会讲故事
2023-07-29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园南小学四年(2)班 周梓晔

  听说在厦门的闹市区有一处幽静的石窟。在那里,能了解到厦门的历史文化典故,还能看到半城风光。那里,就是白鹿洞。

  沿着蜿蜒的小路往山上走,“白鹿含烟”四个大字出现在眼前。白鹿洞依山而建,走进有着典型闽南寺庙特色的山门,就能看到一处巨大的花岗岩石壁,上书“豁然”两个大字,下面镌刻着数篇文字,有楷书、行书、隶书。有的潇洒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有的蜿蜒如龙蛇游动。它们不仅形态美,而且向我们讲述着白鹿洞的历史沉浮。原来,明朝万历年间,厦门名士林懋时是个热爱石刻的人。他看上了满山都是花岗岩巨石的玉屏山,花了很多钱在这里开凿石窟,又在洞旁建了文昌殿,供奉朱熹像,并仿朱熹在庐山建的白鹿书院的名字,给石窟取名为白鹿洞。

  往里走,就是宛在洞,洞中跪坐着一尊白鹿像,身躯洁白,脖颈挺立,双目纯洁。它身披一件披风,守护着厦门这方灵秀之地。传说夏天炎热的时候,洞中常有烟雾涌出,缕缕可见。“白鹿含烟”的佳话就来自这里,它也是厦门小八景之一。

  宛在洞的旁边是六合洞,洞前篆书“重游鹿洞”是厦门岛内现存最大的篆书石刻。它的旁边是隶书“三巡鹭江”,是镇守厦门等地的历代官员留下的。笔迹中融入了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含着悠远和沉静。

  走出六合洞,只见旁边立有“朱一冯攻剿红夷刻石”和“赵纾攻剿红夷题名刻石”,笔势雄奇,姿态横生,朴实无华而又兼纳乾坤。原来在明朝末年,荷兰人占领澎湖后,不断侵犯厦门漳州沿海,烧杀抢掠,强行要求通商。当时的海防将领朱一冯和赵纾先后带领军民痛击荷兰殖民者,最终将荷兰人赶出了澎湖。这两处石刻就是他们在剿夷期间路过此处时留下的。

  走出白鹿洞的后山门,就是“一线天”,只见两边的石头突然靠拢在一起,向小路中央倾斜。我一抬头,只见天空被挤成了“一条线”。我侧着身体一步一步往上爬,钻出洞口,眼前豁然开朗。朱熹题写的“天风海涛”篆刻在巨石上,笔力浑厚,运笔中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又掩藏着尘世浮华,意味空远。

  站在玉屏山顶向下环顾,身后是一座座屏风般的崖壁石刻,眼前是城市的高楼林立。鹭江水环绕着厦门,阳光洒满海面,波光粼粼。凉爽的海风徐徐吹来,我站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心旷神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