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装换警服 初心永不变
——记厦门交警优秀军转民警代表
2023-08-01 00:00来源:厦门日报

  昨日,他们一身戎装,在军营抛洒热血,将青春献给祖国国防事业;今天,他们换上警服,在警营续写忠诚,在交通管理最前沿、服务群众最前线继续奋斗,用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诠释一名军转民警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厦门交警队伍里的“老兵”代表们,共同领略他们的风采。

  不断学习的螺丝钉

  苏麟兆  交警支队政工纪检室监察科 一级警长

  人物名片:

  福建厦门人,1981年生,1997年入伍,2019年转业至厦门交警,先后在交警支队桥隧大队集美大桥中队、事故预防与处理中队、交警支队政工纪检室等工作。

  “军人和警察是血脉相通的。”多年军旅生涯练就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特别敢担当的优良作风,让苏麟兆的学习、适应能力很强,快速实现身份、角色的转变。

  刚到桥隧大队集美大桥中队报道,苏麟兆就面临不小的挑战:一位老交警还有一个月就退休了,他必须在这段时间完成上岗学习,无缝接班。“刚开始很焦虑,但自己没有退路,硬着头皮也要上。”为了尽快成长起来,他拜能者为师,见缝插针向身边的同事请教,从简单到复杂一点一点地学习,一个月后顺利实现了与老交警的交接班。

  有一次晚上值班,凌晨2点多接到警情通报,疑似超载大货车在集美大桥上行驶,影响桥面安全。苏麟兆和同事立即设障拦查,最终查获两部“百吨王”大货车。虽然一直忙到天亮,甚至都没顾得上喝口水,但他还是很欣慰:“两辆车超载太多,转弯时都会留下黑黑的车轮印。把他们拦下来,阻止了违法的发生,这就消除了巨大的交通安全隐患,让我瞬间觉得再辛苦都值得了。”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这让苏麟兆倍感自豪。

  如今来到政工纪检室,很多新的法规、政策,都需要从头学习适应,不过在苏麟兆看来,压力越大越有动力,“每一次岗位转变,我都把自己当成一个新兵,努力学习业务知识,让自己尽快成熟起来,做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螺丝钉。”

  青年民警的知心姐姐

  欧丽  交警支队机动大队综合科 三级警长

  人物名片:

  重庆人,1983年生,1999年入伍,2017年转业,到交警支队机动大队后,在综合科负责党建和内勤工作。

  从橄榄绿到藏青蓝,变的是衣服的颜色,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在部队的时候保家卫国,做交警后维护道路交通秩序,这是一种信念和使命的延续。”对欧丽来说,脱下军装穿上警服,是一种必然。

  在部队的时候,欧丽从事财务工作,到了交警部门,她负责党建工作,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但她始终坚信“千里足下贵持恒”,她用在部队养成的严谨细致、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迅速投入新的工作岗位。

  党建工作千头万绪,刚接手时,她觉得很迷茫,无处下手的焦虑感常常困扰着她。但她并没有放弃或退缩,而是积极向前辈请教,白天学不懂的带回家研究,直到学懂弄通才会罢休。短短两年时间,她就将机动大队的党建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备受领导和同事的赞扬。

  欧丽还是青年民警们的“知心姐姐”。机动大队青年民警多,大家有什么不会的、不懂的,都愿意找她帮忙,而她都会耐心地一遍遍讲解,直到他们都学会。在同事们眼里,欧丽的宽容、豁达、善解人意,就像一株向日葵,给大家带来温暖。

  乐于助人的活雷锋

  夏国伟  交警支队桥隧大队集美大桥中队 一级警长

  人物名片:

  江西南昌人,1978年生,1995年入伍,2016年转业至交警支队,先后在桥隧大队快速路中队、事故预防与处理中队、集美大桥中队工作。

  高中毕业报考军校时,夏国伟想的是参军报效国家;转业至交警队伍时,夏国伟想的是传承自己在鼓浪屿好八连的“学雷锋做好事”的光荣传统,继续服务社会。如今,他把“当群众有需要时,我恰好有能力帮到他们”作为自己最大的荣幸,他要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今年5月18日晚11:58,集美大桥中队接到群众报警,有一男子坐在集美大桥护栏上,疑似要跳桥轻生。情况紧急,正在值班的夏国伟不到5分钟就赶到现场,观察现场情况后,他发现该男子面朝桥外,半个身子已经在外面了,趁该男子不注意,跨步上前一把就把他抱了下来,用时不到3分钟!而这个“抱”,就是他在军营里练就的战术动作,已经刻在骨子里了。事后,夏国伟将男子转移到安全地带,还不断跟他谈心,直至他慢慢恢复平静,最后平安地将他移交给派出所民警。

  据了解,帮助故障车换胎、救助欲轻生群众、帮扶受困市民等事件,对于他和同事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要让道路交通保持安全通畅,让违法行为受到惩罚,更要让群众感受到我们的公平公正和全心为民。”

  如果说,军营生活留下的是青春和热血,经历的是成长;那么,警营生活烙下的是责任和担当,磨砺的是成熟。夏国伟表示,他将时刻不忘初心,秉承“能打硬仗、勇于争先、敢为当关”的桥隧精神,为稳定护航、为百姓保驾。

  车辆安全的守护员

  陈赞荣  交警支队车管所车管科 一级警长

  人物名片:

  福建宁德人,1979年生,1998年入伍,2019年1月边防部队改制,到了公安队伍,2021年调任交警支队车管所车管科,负责车辆查验等工作。

  在车管所,陈赞荣主要负责车辆的查验工作,在他看来这是车辆安全上路的第一道岗,责任重大。

  刚刚到车管所的时候,他对车辆的认识还仅限于“会开”,但要正常开展工作,必须熟悉车辆的各种相关安全规范、标准,这对他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部队养成的不服输精神,让他咬紧牙关迎难而上,拜老同志为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加班加点成了常事,他像一颗陀螺一样快速旋转着。

  有一天,陈赞荣负责查验的一辆厢式货车超重,但自己愣是看不出来哪里有问题,在师傅的点拨下,他发现原来是改装了车厢,这样的车辆如果放任不管,今后很有可能会出现超载等违法行为,进而引发交通事故。事情虽小,但对他的影响很大:“自己每天繁杂琐碎的工作,都关系着普通群众的生产生活;只要自己多一点付出与努力,就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多一点安全!”在此后的工作中,陈赞荣加倍细心,绝不放过每一个细微的问题。

  尽管每天的工作,就是用同样的流程、同样的标准与车辆打交道,但他用坚持和坚守交出了优秀的答卷:“我是一个老兵,业务高峰期,我多查验一辆车,就多一个群众可以早点回家。”每当查处车辆不合规而群众不理解时,陈赞荣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向群众做解释。就连身边的亲朋好友也知道,如果要改装车辆,他第一个不同意:这样不仅违法,还有安全隐患,上路后可能会……

  学无止境,陈赞荣凭着扎实的业务知识和过硬的查验技能,践行了一名老兵的军人本色。

  和蔼亲切的“林叔叔”

  林寿星  思明交警大队莲前中队 三级警长

  人物名片:

  福建宁德人,1977年生,1996年入伍,2018年转业至交警支队思明大队,从事一线交管工作。

  采访林寿星的时候,他刚刚巡逻归来,身上沾了不少树叶等杂物,“有个地方积水影响交通,清理了一下。”据了解,在此次抗击台风杜苏芮的工作中,他和同事们从7月27日就开始全员在岗了,台风登陆前排查隐患、劝阻车辆上路,台风过后清理道路上的障碍物……接下来的阴雨天他们仍将随时待命,时刻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以前,林寿星是厦门海警第三支队的一名艇长,舍不得身上的制服,他义无反顾地转业到公安队伍中来。不过,刚开始他也经历了一番“水土不服”:在部队时打击犯罪分子,是敌我矛盾,但是交警执法面对的是人民群众,是内部矛盾。一时转变不过来,执法时声音大、语气硬,群众就会有意见。在同事、群众的提醒下,林寿星慢慢尝试转变,时刻提醒自己带着感情工作,执法时更加耐心、细致。渐渐地,群众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他觉得特别开心。

  同时,他还将部队养成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带到警营,早晚高峰,他不畏烈日风雨,在岗点笔直站立,疏导交通,纠正违法行为;日常宣传,他深入社区、企业,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将交通安全知识传递进每个人心里。每学期开学前后,林寿星都要在一两个周内走遍片区近20个中小学幼儿园,或排查隐患,或开展知识讲座,或分发宣传资料,虽然工作强度高,但是孩子们安全了,再辛苦也值得。

  如今,林寿星是小朋友们和蔼的“林叔叔”,社区居民亲切的“林警官”。也因为优异的表现,他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迎难而上的排头兵

  孙军海  湖里交警大队金山中队 指导员

  人物名片:

  山东威海人,1977年生,1995年入伍,2018年转业至交警支队,先后在湖里交警大队殿前中队、金山中队工作。

  20多年的部队生涯,锻炼了孙军海快速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这对他完成从军人到交警的身份转变帮助很大。刚到殿前中队时,他发现一位老交警每次接处警归来,都会在小本子上写写画画,特别是把一些不常见的“疑难杂症”做记录、对照相关法律条纹再分析、再研究,于是就把这招学了起来。“一线的工作非常繁杂,多学、多看、多记、多做对于我们积累经验很有好处,特别是处理复杂交通事故的时候,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公平、公正地处理。”正是在“小本子”的帮助下,孙军海快速成长为中队的业务骨干。

  “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得接受它的辛苦,必须踏实认真地把工作干好,这样才能退伍不褪色,对得起这身制服。” 在刚刚过去的抗击台风杜苏芮的工作中,孙军海和中队同事们连续3天坚守岗位。28日台风登陆前后,辖区道路上倒伏了不少树木,部分路段上还有积水。怕影响救援车辆通行,他身先士卒,和同事们在风雨中争分夺秒,很快就把道路上的障碍物基本清除完、恢复了道路通行。“这就跟在部队一样,召之即来,来之即战,保证完成任务。”

  脱下军装,穿上警服,岗位变了,初心未改。孙军海说,他热爱警察这个职业,将继续保持军人的优良作风,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为交通管理事业添砖加瓦,为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本版文/本报记者 孙玉玉

  通讯员 齐铭

  本版图/交警支队  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