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夯实教育强国基础
2023-08-16 00:00来源:厦门日报

  ●赖怡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刻阐述,涵盖了战略地位、素质要求及布局结构等方面的要求,为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夯实教育强国基础,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

  教师队伍建设

  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工作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这是立足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运用系统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对教育事业作出的重要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他高度肯定了教师对于引导学生成长、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助力民族复兴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关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定位,从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历史发展规律、育人规律,凸显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这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学校在教育规划时要优先布局教师队伍建设,在资源分配时要优先保障教师队伍建设,在财政投入时要优先考虑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

  从素质要求看,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工作的重点,在于精心引导和栽培身处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师风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

  教师,首先要是“经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学科知识,能够深入浅出地传播真理。同时,教师要努力追求成为“人师”,兼具广博知识与正直品格,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工作,在多次考察、讲话和批示中先后提出“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大先生”和“六要”等重要论断,从政治、道德、专业素养等方面,为系统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完善人才战略布局 建设专家型教师队伍

  从布局结构看,教师队伍建设要完善人才战略布局,着力抓好专家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将有力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夯实教育强国基础的内在要求,应着力抓好专家型教师队伍建设。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早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对集美大学人才引进工作进行了指导,对于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具有深远意义。习近平同志指出,教育要提高,很关键的还是要有学科带头人。聘任人才,吸引一些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聘请一些国际国内具有代表性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这些学科带头人所带来的教学水平提高是显而易见的。习近平同志强调,集美大学要敞开门户引进人才,集美大学的实质性合并和快速发展,要依靠广纳天下之贤才,延揽天下之英才,要出台和落实一系列人才政策。人才引育工作,要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以强化支撑引领作用;同时,对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要同等重视。习近平同志指出,集美大学正处于迅速发展中,引进人才是必要的,但也要注意不要“招来女婿,气走儿子”,既不要“武大郎开店”,也不要“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他嘱托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以科研反哺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引导教师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研究。高校不是象牙之塔,产学研要有机结合,要和实际、和地方相结合,要思考学校存在的价值在哪里,为厦门做了什么。办学要更加密切地和地方联系在一起,更有针对性。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充分认识其战略地位,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饱含深远政治考量和深邃战略眼光,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实际、同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要求相结合,实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者系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集美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