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3-08-16 00:00来源:厦门日报

  ●杨柳夏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党管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工作,也是高等教育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铸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习近平同志向来重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解答好教育核心课题,他在担任福建省省长并兼任集美大学校董会主席时曾指出,高校要充分挖掘本校资源,发挥优势开展有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引领高校的改革发展。他要求集美大学以“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这些重要嘱托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早期论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对科技自立自强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教育核心课题也更具政治性和战略性。

  一方面,教育强国根本上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可堪大用之人”,只有铸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生命线,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让专业和科研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培养出伟大事业“既红又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教育强国,最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人制宜,着力提升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德智体美劳各领域育人的“颗粒度”、饱和度、共情力。

  发挥高校思政课“龙头”作用

  教育强国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今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进一步强调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一体化建设本质上要实现思政课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而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就是高等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的“龙头”,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一方面可以形成课程体系建设的“雁阵效应”,引领大中小学段深化对各学段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规律性认识,相互取长补短,做优做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体系;另一方面,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可为一体化建设提供研究性支持,为共同体找准差异化优势和短板弱项,研究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方案,解决思政课落脚各学段“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与此同时,高校也是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和新优势的开辟者,高校思政课也正卷入教学教研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大潮中,建设中的智慧思政课、教学创新中心、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等将辐射高校所在区域的各级各类学校,以数字赋能思政课,推动一体化育人模式和效果的系统性提升。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水平

  教育强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内含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整体部署之中。从服务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覆盖的治理视域,一是强化党管教育,二是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落实高校育人的制度治理、依法治理、协同治理,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社会治理,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从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角度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系统阐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大实践、科学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等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话语体系有助于增进政治互信,消除文化鸿沟,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共识,有助于形成匹配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教育话语权,为我国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主体提供话语支撑。

  构建思政学科自主知识体系

  全球竞争从根本上是知识理论和价值观的较量,拥有自主知识理论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一国综合国力和教育国际影响力。要实现教育大国向强国的跨越,必须解决好高端人才培养“卡脖子”以及哲学社会科学“路径依赖”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具有鲜明的国情特点、历史特色、文化禀赋的学科,是在国际舞台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具有独特优势的学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进一步要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能力建设提出了要求。一方面,思政学科要拥有独立的知识体系,既要实现学科的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科学自洽,又要避免自说自话,能够在教育国际交流中与同行对话、完成知识共享、促进学术交流;另一方面,思政学科还应拥有后备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完善本硕博人才培养和梯队式供给模式,以高质量的学科自主能力助力中国高等教育从自立走向自强。

  (作者系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集美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