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心吴锡阶副院长带领团队开展心脏移植手术。(资料图)
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高树灼
曹先生患冠心病多年,心脏衰竭已经到了终末期,急需心脏移植。生命最后时刻,他终于等到宝贵的心脏供体。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展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争分夺秒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
如今,移植手术过去一个月,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曹先生不住感叹,“那段日子太难熬了,连躺下睡觉都成了奢望。我和家人几度想放弃,如果不是厦心的医护人员无微不至地照顾我、鼓励我,我肯定坚持不下去。做完手术,能躺着看看天花板,我都感觉太幸福了!是厦心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生命倒数
心脏衰竭,连平躺着睡觉都成了奢望
曹先生来自龙岩,今年55岁,患冠心病多年,放过心脏支架、做过射频消融手术,各种治疗都用上了,但是心肌缺血还是越来越严重。去年,他心脏衰竭得厉害,一旦出院没几天就犯病,几乎整年都在医院里度过。“胸闷、气喘,平躺就无法呼吸,整夜睡不着觉,连吃饭都困难,我摸着他的后背帮他顺顺气,才能勉强咽下一口。”想起那段难熬的日子,曹先生的妻子至今仍觉心酸,“太可怜了!”
今年4月,朋友了解曹先生的情况后,建议他到厦心治疗。曹先生特地向厦门的亲戚打听,亲戚说:“厦心的吴锡阶副院长很牛!”于是,他赶紧挂了吴锡阶的号,直奔厦心。
只身求救
濒死状态,心脏移植成为他唯一的希望
吴锡阶接诊后,为曹先生做了详细检查。由于心肌长期缺血,大量心肌细胞坏死,曹先生心脏衰竭进入终末期,吃药、放支架、搭桥手术等常规治疗已回天乏力,只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要么装人工心脏,要么做心脏移植。装人工心脏的前提是,病人的右心功能要好,否则血液无法有效泵出。可是,曹先生左右心功能都极差,不适合装人工心脏,只能做心脏移植。
在等待心脏供体期间,曹先生几次病情加重险些丧命。5月20日,他只身来到厦心,脸色苍白,手脚冰冷,呈濒死状态,接诊的厦心心脏大血管外科彭华医生立即安排医生,护送其办理住院。
“当时家里两个孩子,一个要中考,一个要高考,我实在走不开。”曹先生的妻子说,“知道他在医院快不行了,我陷入绝望,都要放弃了!”
跨市接力
心脏供体成功植入
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医护人员也不会放弃。曹先生住院期间,经历几次大抢救,身心遭受双重折磨。彭华和同事们每天鼓励他,给他打气。“厦心的医疗技术、管理模式都很棒,医生、护士就像照顾亲人一样照顾我,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家人省了不少心。”
7月16日,曹先生性命垂危,这时消息传来——有供体了,是漳州的一位病人。厦心心脏移植团队兵分两路,一路连夜奔赴漳州获取供体,一路即刻开始术前准备。心脏移植有严格的时间窗,心脏供体从离体到植入体内复跳,须在6小时内完成。因此,心脏供体转运常需航空部门、交警、120等多方协作。
7月17日清晨,获取供体后,厦心移植团队快马加鞭返回厦门,途中只耗费了四五十分钟。抵达医院后,一刻不停紧接着开始换心手术。“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再晚几个小时,曹先生很可能就熬不过去了。”彭华说。术后第三天,曹先生成功拔管。他醒来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活过来了!好久没躺着看天花板了!”
心脏移植是心脏大血管外科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技术要求高,我国能独立开展这一手术的医院屈指可数。作为委省共建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厦心目前常规开展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植入术,并建立起了包括药物治疗、器械辅助支持、ECMO以及心脏移植等系统的治疗链,能为心衰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护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