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中医院
中西合璧 位列全国百强榜
2023-08-18 00:00来源:厦门日报

  

陈孝平院士(中间者)名医工作室在市中医院成立后,他亲自来院手术,指导学科发展。

  【核心提示】

  作为福建体量最大的三甲中医院之一,厦门市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是福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排头兵”,亦是全省首个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2022年,在艾力彼“中国中医医院百强排行榜”位列第39位,连续七年晋位。

  院内现有肝病科、儿科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肝胆病学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肝病科、肛肠科、儿科、脾胃病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骨伤科、风湿病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脾胃病科、风湿病科、骨伤科、糖尿病科、针灸康复科5个省级医疗“创双高”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类)建设项目。此外,还有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7个,福建省中医重点专科6个,厦门市医学领先学科3个,22个专业具备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肝病科、儿科获评艾力彼“中国中医医院最佳研究型专科”,肝病科、儿科、肛肠科、骨伤科、内分泌科、脾胃病科、心血管科、针灸康复科获评艾力彼“中国中医医院最佳临床型专科”。

  医院在2008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2017年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中医培训交流基地建设项目,2022年获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是中医药海外交流传播的重要窗口。

  全院始终坚持“愿将人病犹己病,救得他生是我生”的院训精神,为闽西南地区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医师日记】

  用手中的手术刀,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党委书记、肝胆胰外科

  学科带头人

  主任医师 尹震宇

  2022年11月19日 星期六

  今天,我带队参加厦门日报社第21届读者节。没料到,会在这里与22年前的患者张女士重逢。

  张女士通过家里订阅的《厦门日报》得知我会参加读者节义诊,早早赶到现场等我。她找到我时,非常高兴,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太好了,我又见到您了。22年前,是您给我做的手术。”她告诉我,我在2000年及2007年分别给她做了晚期肝癌手术,她恢复得很好,每年定期复查。今天赶来现场,就是想亲口对我道谢,“22年前,是您救了我。希望像您这样认真负责、医术好的医生越来越多。”

  对我来说,只是做了一件医生该做的事情,没想到会被患者记挂了22年。医疗健康事业是民生大计,与国家发展、家庭和个人息息相关。作为医院的领导干部,我常常告诫团队和学生:医者,要把家国情怀深深镌刻在心上,为国家和人民奉献力量。而我,从入行的第一天起,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外科医生,“要用擅长的医术,用手中的手术刀,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每做好一台手术、治好一位病人,看到他们的笑容,我就会感到一种充实和喜悦。我始终牢记,一名好的外科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和手术技巧,才能始终站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前沿。作为医院的领导干部,我还要带领全院为百姓提供精湛医技和优质服务,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是在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有温度的医生关怀,有时胜过灵丹妙药

  党委副书记、院长

  中医外科学学科带头人

  主任医师 裴晓华

  2023年6月8日 星期四

  “医者仁心”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医学温度,彰显医务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自我来厦,厦门市中医院在全院深度推广中西医联合的多学科联合会诊(中西医MDT门诊),结合福建省卫健委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的主题活动,患者满意度有了一定提升。

  今天,我带队在普外科进行中西医MDT门诊查房工作时,一名患者的话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医者仁心”的重要性。这是一名外地来的消化道肿瘤晚期患者,已在一线城市多家医院接受过手术及放化疗。来厦探亲时突发急性肠梗阻,生命危急。在普外科,我们用西医方法帮他再次手术解决肠梗阻,同步使用传统中医药方法恢复他的胃肠功能,以及止痛、促进睡眠。平时,科室也注意疏导他的心理,尽可能缓解身体不适。今天,他对我们感叹,“我曾经在外地某知名医院做肠镜复查时,躺在冰冷的铁板床上,身下出现潮湿的分泌物,也没人替我清理。辗转了那么多医院,在厦门市中医院,我第一次感受到医生的温暖和关怀。我感觉来对了,特别温暖,谢谢你们。”

  我一直对我的团队和学生说,很多时候,有温度的医生关怀,可能比药物起到的作用还要好。也正是为了能沉心为患者做好服务,避免白天的行政事务干扰,我坚持每周参加夜诊,行政、问诊两不误。

  现在,为了传统中医药的医术传承后继有人,我开始推广中医师承与互联网远程诊疗技术相结合的线上师承新模式,学员能通过互联网清晰看到指导老师问诊的全过程,还能线上讨论、答疑解惑。

  我是医生,我希望不只是努力缓解你的病痛,还能为你带去心灵的抚慰。

  病患的信任是动力,让我迎难而上

  肾病科主任

  主任医师 许正锦 

 

  2023年7月20日  星期四

  今天,黄女士在爱人陪同下来门诊。她并不是来复诊的,而是特地来给我一个拥抱,以表达她疾病痊愈后的喜悦之情与感激之意,令我内心十分感动。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此。其实,我也要感谢黄女士,是她的信任成就了这次成功的治疗。

  黄女士患的是高危膜性肾病,针对这种疾病,业内大都采取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治疗方案,但黄女士接受的是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这还得益于黄女士与其爱人对我的信任。她从小生病多靠传统中医药解决。而且,她从很多患者口中得知我用中医方法治疗了很多慢性肾脏病患者,使她坚信我可以用中医方法解决她的问题。患者的信任是一种动力,我想我应该迎难而上。

  经过详细分析病情,我采取“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思路,为患者进行以中医为主、西药为辅的治疗,但治疗的进展十分缓慢,经过4个月的长疗程,病情仍没有实质性的好转,虽然患者没有表现出焦急,但我内心是蛮有压力的,如果超过半年没有好转,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会越来越大。黄女士与其爱人似乎察觉到了我的顾虑,反倒是让我放下包袱,给予我鼓励。我重新对其病情进行了梳理,在宏观辨证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于微观辨证上进行了细微的调整,尤其加大了祛风除湿与活血化瘀的治疗强度,病情终于在第5个月取得了明显好转,并于半年后获得了完全缓解。整个过程黄女士没有使用激素,没有使用强效免疫抑制剂,更没有使用生物制剂,避免了许多相关的不良反应。

  帮病人解决大难题,让家属看到希望

  普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刘晓东

  2023年6月10日  星期六

  今天,我和临床科室一行多名专家,前往漳州市南靖县一家基层医疗机构交流。殊不知,本来普通的一次业务交流,挽救了一个垂危的生命。

  在义诊期间,院方对我说,“病房里有个复杂的危重病人,想请您会诊。”义诊结束,我即刻赶去病房。这是一个高龄结肠肿瘤的患者,二十天前请外地专家做了手术,术后出现十二指肠瘘,腹腔大量积脓。患者每天高热,腹痛难忍,不能进食,身体每况愈下,但医生束手无策。

  我仔细查看病人后,逐一详细研究了患者术前术后所有的检验、影像和造影资料,当即诊断:右半结肠术后十二指肠瘘、右侧腹腔感染、脓肿、腹膜炎、脓毒血症。病人命悬一线,若转院厦门路上极有可能出危险。我当即决定:马上引流,刻不容缓!

  我在病房就地取材。没有双套管,我用医护人员的各种材料,现场制作引流管,局部麻醉后拆除手术切口处的缝线一针,为患者成功放置腹腔双套管引流,持续冲洗腹腔;当即引流出积聚在右侧腹腔的大量黑黄色脓液,冲洗腹腔后立竿见影,老人感觉腹痛明显减轻。

  治疗后,我现场为当地普外科医生详细讲解双套管的制作方法、引流管的管理要点;交代护理人员和家属双套管护理相关的注意事项。回厦后,我电话随访获悉,这名老人自引流后未再发热,几天后能下地活动,能进食半流质饮食,炎性指标降至正常,抗生素已停用。一个月后收到当地医生微信:患者已康复出院,对厦门市中医院和我表示衷心感谢。

  医生不能知难而退。因为百姓有病只能找医生,医生若没办法,病人和家属将看不到希望,这也是我从医近30年的一贯做法。我们当了医生,就必须迎难而上,要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这么做只为一个目的:帮百姓解决问题,让患者看到希望。

  【数据】

  厦门市中医院目前共有医师622人,其中高级职称293人,中级职称231人,初级职称98人。博士43人,硕士347人,本科227人。近两年来引进博士17人,硕士35人。

  【患者有话说】

  良医有情解病

  仁术无声除疾

  康复科

  患者家属林先生:

  金海鹏主任是一位很负责任的医生,会切实地为病人解决问题。我的家人住院时,他细致查房,帮我们联系院内外多学科会诊。我们听不懂时,他还会打开手机的3D软件解释,甚至拿笔和纸把病情画给我们,真的让人感动。

  肛肠科

  患者王先生:

  明天即将出院,在这里特别感谢肖秋平主任及团队。这里的护士若天使一般,这里的医生若家人一般。作为一名肛瘘患者,我对手术有自然的恐惧,他们的温馨服务,缓解了我的焦虑情绪。我切实体会到,厦门市中医院肛肠科是个处处都暖心的科室,医护人员、护工、保洁阿姨都如太阳一般,给患者带来温暖。我心里的感激,写不完,也道不尽。

  老年病科

  患者黄先生:

  我的腹部疼痛二十几年,跑了好多家医院,吃了不少药都无济于事,受了不少罪。老年病科的叶文彬主任帮我找出了疾病的关键,还把我的冠心病用药也调整了,病情终于稳定。

  他苦口婆心、一丝不苟地对病人讲解病理,像他这样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大夫,哪个人能不感谢他,谁不会拿他当朋友呢。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他。

  脾胃病科

  患者家属叶女士:

  我母亲因为消化道出血住院,感谢郭健苗主任、张冬英主任、张俊超医生的医者仁心。他们二十几天来对我母亲细心呵护,让她转危为安,最终康复出院。

  良医有情解病,仁术无声除疾,感谢中医院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医疗团队!感谢医生护士们不辞辛劳的付出!

  本版文/本报记者 刘蓉 通讯员 江昌铭 倪晶莹

  本版图/本报记者 张奇辉 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