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师生考察永泰古城。
文/本报记者 陈少英 通讯员 黄舒洁
图/厦大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提供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中华先民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中西文化如何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交融?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如何在融合后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近日,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师生组队远赴甘肃,开展西北文史调查。
来自东海之滨的学子们以兰州为中心,辐射天水、景泰、永登,深入甘南,七天六夜,行程近3000公里,读碑刻、看简牍,考察历史遗迹,调查博物馆育人功能。这既是一趟西北文史考证之旅,更是一次文化深度对话之旅。
走进西北
感受文化开放包容气质
甘肃坐拥独特的地理位置,黄河文明与西亚两河文明通过河西走廊交汇于此,多种文化在此交流呈现。
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如何传承赓续?一个民族绵延不绝的悠久文明,如何发扬光大?跟随导师的讲解,带着课题与思考,青年学子走进历史现场学历史,在甘肃的古迹与山水间,感受西北边疆深厚的人文底蕴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让考察队最为震撼的是位于天水的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开凿于五胡十六国后秦时期,采用彩敷泥塑,因地制宜,历经多个朝代的不断修建,成为中国石刻艺术的瑰宝之一,充分体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是古代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各代塑像同处一堂,但保持各自的时代特色,各显其美,再现古丝绸之路的兴盛与不朽。”在百米凌空栈道上,师生们听着讲解,观看独特的洞窟形制、仔细观察各时期造像特点,惊叹于古人的设计与构思。佛教石刻艺术沿着丝绸之路奔向东土,在开放包容的华夏土地上呈现出崭新的文化和艺术生命,与五千年中华文明融为一体。
考察队成员、历史强基班学生任梦瑶告诉记者,中华民族发展至今,一直有着很强的文化包容与融合意识,“我们要对历史怀有温情和敬意,才能更好地以大历史观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
守护传承
赓续千年历史文脉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厦大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2021级强基班班主任陈博翼说,了解中华千年历史文脉起源,让学生身临其境与历史联结,是建立文化自信最好的路径。
伏羲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亦是与女娲同为福祐社稷之正神,是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考察队一行来到天水伏羲庙,实地感受伏羲始祖文化。通过带领学生读庙内碑刻,陈博翼以多天的实地考察为基础,帮助学生复盘所见所感,提升学术水平。他指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历代王朝经略西北,除了相应的军事配置和攻守,祀典和文化跟进亦必不可少。从碑刻可见,正德、嘉靖两朝,高级别官员介入秦州伏羲庙建设,进一步推升其礼制地位,伏羲庙进入国典。几十年间,明代经略西北官员强调“重本”和“张本”,即回归象征中华文明的本源和道统,坚定时人信心,不轻言放弃西部边陲重镇。通过国家祀典和话语强化,明朝政府团结西北各民族,建设和巩固边疆的历史,堪称明朝的“铸牢学”。
在大通河畔,考察队的大巴沿着吐鲁沟及天祝峡谷反复穿梭,队员抱着“开盲盒”的心态,惊讶于群山环绕的峡谷里竟藏着一座“西北小故宫”——鲁土司衙门。鲁土司衙门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庄园。精美的壁画,精湛的砖雕和精绝的大跨度木结构为三绝。通过读碑文与墙上的文字介绍,考察队邂逅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文化往事。1966年10月13日,文溯阁《四库全书》因备战需要被秘密送往兰州,就被藏入鲁土司衙门西侧的妙因寺。《四库全书》在这里度过了4年8个月的静谧时光,后辗转榆中,最终被送往兰州九州台珍藏。
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厦大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晗介绍,学院秉承“文献与田野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传统,每年组织拔尖基地与强基计划学生深入历史现场,实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与学术交流的有机融合。“这次西北之旅,不仅是学术考察与田野调查,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她表示,青年学子身临其境,学习西北多民族融合发展史,实地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体悟历史文脉的生生不息,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