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集美学村的先生们》
2023-08-22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小米

  百余年前,陈嘉庚先生倾毕生之心血,在家乡先后创办集美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10多所学校。1923年8月,为避战乱,以谋安全,在陈嘉庚先生的函示下,时任集美学校校长叶渊先生倡议把集美学校所在地划为“永久和平学村”,以确保学生安全求学,将来为国家建设出力。提议于当年10月20日获得孙中山大元帅批准,“集美学村”由此得名。

  陈嘉庚先生爱国兴学,重金礼聘教师,以民主自由之办学精神,诚毅之校训吸引众多名师纷至沓来,集美学校一时跃为中国名校。回望集美学村之百年历史,那是一段“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的辉煌岁月,蔡元培、鲁迅、黄炎培、马叙伦、钱穆、马寅初、许钦文、王鲁彦、龙榆生等先生纷纷与集美学村结缘,缘深缘浅,但他们授业传道,栽桃植李,出版书刊,使集美学村在艰危的纷乱时代桃李芬芳,生机盎然,集美学村的历史也因他们而增添了厚重之感。

  今天,当我们再去追寻那些远去的背影,感受他们生命的温度时,我们只需打开一本名为《集美学村的先生们》的书。而我,在铭记集美学村众多先生们的同时,也记下该书的作者——陈满意先生。

  初识满意先生源于一次采访,那之后半年的某一天,在集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我收到了满意先生送来的一份珍贵的礼物——《集美学村的先生们》。这是满意先生耗时三年多,在浩瀚的故纸堆中搜寻、查找、整理而得出的一本专著。

  时隔五年,我犹记得当初虔诚地翻开这本厚重之书时的惊叹,我惊叹来自皖北砀山的异乡人陈满意先生如何能够做到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钩沉。我读满意先生的《集美学村的先生们》是先从后记开始的,日后,我读他的每一本书都保留着这一习惯。

  我慢慢懂得了我的惊叹。满意先生有情怀,他坦陈:“我虽不是嘉庚先生的弟子,但我生活在嘉庚故里,深受‘嘉庚精神’的感染,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情怀,会有意无意间关注与陈嘉庚先生、与集美学村相关的人或事,关注故纸堆里的只言片语。”

  在寻求史料的过程中,他委托国内各地,甚至海外师友一同寻找,其间,他遭遇过支持、婉拒和嘲讽,这些际遇犹如钟摆一般往复,但他从未放弃过。

  记得那年暑假陪满意先生前往厦门大学图书馆查找资料,虽无所获,但满意先生坦然的心态一直让我莫名感动。一个内心有爱的人,他一定能看到前方的光,哪怕是微弱的。

  满意先生勤奋,还特别能坚持。因白天忙于本职工作,他所有的研究工作都必须在深夜进行,《集美学村的先生们》一书写作历时三年,成书三十多万字,无不是在凌晨完成的。此后,他又再写出《名人笔下的陈嘉庚》《陈嘉庚先生印象记》《厦门大学的先生们》《远去的老集美》《集美诗词大观》等等,靠的都是工作之余一点一点地挖掘史料而写就。

  无数个盛夏严冬,于孤灯寒月之中他费尽心力,却又乐在其中,他不为著作等身,只为让更多世人读懂陈嘉庚先生及其伟大的嘉庚精神。

  搁笔之际,眼前浮现的是满意先生憨厚的笑容,即使已经成为集美的名人,他依旧谦逊,他总说:“我只是随性而为,没有太多的目的,当我发现某一方面的空白,我想要去研究,就认真地去做了。”

  【征文启事】

  ●征文要求:作品切合主题,观点鲜明、故事真实、情感真挚,以记叙文、散文为主,900字左右,最长不超过1200字。

  ●备选角度:作者围绕主题自选角度,以下角度仅供参考:1.一段集美学村的难忘往事;2.记集美学村的一位恩师(同窗学友);3.那年我回学村看变化;4.学村是我创业加油站;5.安居在学村,幸福的选择;6.在集美,台湾青年遇见人生的美好;7.与学村结缘,开启人生新航向;8.“诚以待人、毅以处事”校训激励成长;9.学村唤你“回家看看”;10.学村最美的景观(建筑);11.学深悟透学村校训;12.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吸引天下创业者,等等。

  ●征文时间:7月1日至9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