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民营企业
已达867737家
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市民营企业数量867737家,占全市企业数量的97.92%;
全市境内上市民营企业50家,占全市境内上市企业数的76.9%。
截至2022年底,全市经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民营企业达3248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90.04%;2022年实现营收1866.74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营收的48.85%。
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市民营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7家,绿色设计产品企业2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
本报讯 (记者 詹文)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日前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专门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关于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部署安排,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着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扎实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注重民营龙头企业培育,不断做优做强民营龙头企业。聚焦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根据“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及产业发展实际,修订完善《厦门市重点发展产业指导目录(2023年本)》,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定期开展民营龙头企业认定工作,已认定四批次共300余家,并连续两年发布民营企业100强系列榜单。落实《厦门市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对产值和营收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给予奖励。
梯度培育民营龙头企业后备军,率先在福建省搭建起“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未来产业骨干企业—国家级高企上市企业”的“全周期”梯次培育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呈跃升态势,2022年同比净增806家;截至今年6月30日,累计培育四批次12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民营企业。
推动民营经济转型提升,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拨付研发费用补助资金近4.1亿元,惠及民营企业999家。支持民营企业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我市现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4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0家,均为民营企业。支持产学研融合建设,推动宁德时代与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共同成立厦门时代新能源研究院,围绕智慧能源、储能技术、下一代动力电池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支持民营工业企业技术改造,2022 年对773个工业项目补助8.5亿元。支持民营企业研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对14个民营企业省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补助1572.55万元。
推进民营经济数字化转型,开展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认证辅导,组织企业参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师培训。深度开展“智能制造服务周”系列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在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助力企业从制造迈向“智造”。加强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的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与直播电商基地建设,推动电商平台与我市特色产业开展对接。
下一步,我市要不断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做好“一企一策”综合扶持协调工作,实现民营企业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数量跃升和质量提升。启动企业千亿研发投入引领计划,支持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立“企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新机制,加快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年净增500家。围绕创新发展要素,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质效,突破民营企业创新瓶颈。扩大“甘当店小二,服务好民企”品牌影响,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涵养高质量发展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