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眼中的集美学村
●庆萍
2023-09-01 00:00来源:厦门日报

  

  23年前,我随先生来到厦门,次年欲留在厦大工作。得知我的想法,母亲在大姐的陪同下来厦门看我。我知道,母亲此行来厦门是不放心把自己的小女儿丢在遥远陌生的闽地,她要来“考察”一下这里的民风,看看这里的风土人情。

  那日,我陪母亲和大姐去参观集美学村。初夏的学村安静整洁,一幢幢风格独特的嘉庚建筑,历经岁月风雨的洗礼,愈发显得端庄大气。我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我向母亲讲起嘉庚先生倾资办学的壮举以及集美学村的由来。

  1894年,陈嘉庚先生在这里创办了“惕斋学塾”,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又先后创建了小学、中学、师范、幼稚园、水产、航海、农林等校。在当时,集美学校的蓬勃发展,吸引了闽、粤、浙、湘、鄂等地的学子相继奔赴集美求学。然而,在那个年代,集美学校时刻面临着战祸的侵扰。为了给莘莘学子一个安全的读书之地,时任校长叶渊,向全国各机关、各军政长官发出了《以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村请愿书》,倡议划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之村”,请愿书得到了各方人士的支持,尤其是孙中山先生电令闽粤两省省长及统兵长官对集美学校予以特殊保护。随后,集美学村委员会成立。该会以筹备集美学村使之成为极文明之模范村为宗旨,同时,戒烟戒赌,改良公共卫生,规范商业行为。从此,文明之举,蔚然成风,弦诵之声伴着潮起潮落,昔日的集美渔村,已升华成集美学村。

  石板路回响着海浪的余音,凤凰木传来鸟儿的鸣唱。学村美丽的景观、精美的建筑、恬淡的生活气息让母亲和大姐不住地发出赞叹,表达着对嘉庚先生真切的崇敬之情。南薰楼、葆真堂、养正楼、敦书楼、诵诗楼、崇俭楼、克让楼……这些被书香浸润过的老教舍,吸引着母亲一看再看,驻足良久。这里的每一块石板,每一片瓦当,每一扇窗棂,都在诠释着集美学村独特的气质。学村每一座教舍的命名同样是那么大气、敦厚、隽永,蕴藏着中华文明的底蕴,饱含着嘉庚先生的办学初衷和办学理念。“能在这样的学堂读书是多么幸福呀!”母亲禁不住感叹。

  母亲1927年出生于皖北的一个小县城。幼年,母亲在自家的学堂读书。年长些,母亲很向往读新式学校,而保守、落后的封建礼教大家长对新式学校充满质疑,没能读成新式学校便成了母亲一生的遗憾。彼时,中国教育还很落后,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村,其规模之大、办学理念之新,尤其是为平民创办幼稚园,为女子开办小学、师范,这般胸怀、气魄、眼界,怎能不让母亲感动、赞叹、敬仰!生于那个时代的母亲,更能理解教育对于国家、平民、女性的意义。

  傍晚,学村的老教舍披上了绚丽的云霞,彩色的燕尾脊夺目欲飞。母亲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嘱咐我:这是一方祥和的土地,在这儿安居乐业吧。

  征文启事

  ●征文要求:作品切合主题,观点鲜明、故事真实、情感真挚,以记叙文、散文为主,900字左右,最长不超过1200字。

  ●备选角度:作者围绕主题自选角度,以下角度仅供参考:1.一段集美学村的难忘往事;2.记集美学村的一位恩师(同窗学友);3.那年我回学村看变化;4.学村是我创业加油站;5.安居在学村,幸福的选择;6.在集美,台湾青年遇见人生的美好;7.与学村结缘,开启人生新航向;8.“诚以待人、毅以处事”校训激励成长;9.学村唤你“回家看看”;10.学村最美的景观(建筑);11.学深悟透学村校训;12.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吸引天下创业者,等等。

  ●征文时间:7月1日至9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