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涵“海上花园”的人文气韵
鼓浪屿世遗监测中心举办对谈会,期盼小岛重现弦歌雅韵
2023-09-03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对谈会现场。(厦门十点书店 供图)

  海西晨报记者 傅曦颖

  “现在,鼓浪屿很多房子修得比以前好,景色更美了。申遗成功后,除了保护老建筑,我们还需要做什么?需要涵养人文环境。”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主任蔡松荣,在近日举办的纪念鼓浪屿申遗成功六周年人文对谈会上,谈起自己的见解。

  收集记忆

  厚植人文传承底蕴

  蔡松荣自称“新鼓浪屿人”,与他对谈的是老鼓浪屿人、厦门本土作家冯鹭。

  冯鹭回忆小时候寄养在鼓浪屿“福州嬷”家备受疼惜的往事;还原海关税务司侯礼威的孙子72年后登岛探寻祖父遗踪的过程,描述了岛上人家真善美的人文风尚,以及让中外人士割舍不了的情缘。

  只要有社群,人与人之间的真挚美好情感必定存在于社区,成为人文一景。蔡松荣认为,鼓浪屿的人文风尚,不完全是鼓浪屿社区独有的,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鼓浪屿钟灵毓秀,其人文风尚呈现的独特性非常强烈。又因之前鼓浪屿文教发达,人才辈出,文本历史和口述历史,承载了鼓浪屿许多的人文精神,因此这里成为一个乡愁蔚盛的地方。鼓浪屿优秀的人文传统,不仅影响厦门岛、闽南地区,甚至影响到旅居海外的鼓浪屿人的后裔。

  “记忆可以传承的。我们想通过这样一场对话,请老鼓浪屿人追忆曾经的美好,收集鼓浪屿的记忆,为品读世界文化遗产,为鼓浪屿的人文传承厚植底蕴。”蔡松荣道出举办人文对谈会的意义。

  人文活态

  防止“世遗”躯壳化

  厦门正式迈入“动车时代”后,鼓浪屿迎来大量游客,岛上的教育、卫生机构迁出,居民流失。2012年10月2日,鼓浪屿游客达到破纪录的12.8万人次,当时媒体戏称“鼓浪屿快被踩沉了”。

  那一年,冯鹭以厦门民盟文化委委员的身份,写了一篇调研报告。这篇调研报告后来改为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鼓浪屿文化定位与申遗的若干建议》,就鼓浪屿人居环境的衰退做了一些分析,同时提出了鼓浪屿回归传统人文社区,开掘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的十条建议。冯鹭说,其中有一条是重建小岛的文教优势,吸引作家、音乐家、书画家、摄影家等艺术家上岛,挖掘鼓浪屿的人文故事。对谈会上,冯鹭聊起她的母亲、鼓浪屿人民小学原校长叶灿云创设“音乐实验班”、倡议并参与创办厦门音乐学校的往事。事后,冯鹭补充解释:希望小岛重现弦歌雅韵,不只是期盼鼓浪屿恢复昔日“钢琴之岛”“音乐之岛”的荣光。弦歌是音乐,也指礼乐教化,弦歌雅韵泛指人文环境。

  蔡松荣介绍,申遗成功后,市教育局给予厦门二中扶持政策,允许开设英语特长班,面向全市招生。音乐学校现在也恢复招收小学生了。这表明有关部门正以教育为抓手,努力促进鼓浪屿的人文回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