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把握高质量发展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2023-09-04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张兴祥

  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最重要的关键词,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中居于中心和枢纽的位置,已成为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根主线。我们在学习领会《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时,需要基于系统思维来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主动选择

  早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了全面阐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以“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强调我们的经济工作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难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论述,其实就已蕴含着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也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当经济体量足够大时,增长速度就会放缓。当然,应对的方式可能多种多样。而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则是我们党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做出的主动选择。

  在论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向在供给侧。原因在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但供给没有跟上,其症结在于供给结构错配严重。那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答案是:减少无效供给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显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命题仍然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

  锚定我国经济发展方向

  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做了系统阐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并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内在要求、工作主线、基本路径、着力点以及制度保障等,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凸显了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发展动能的根本性转变。2008年暴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就给我们发出这样的警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依靠“人口红利”、依靠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血拼”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严重依赖外贸、外资、外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思路已走到了尽头。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关论述,实际上从顶层设计和操作层面对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要求,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引。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一脉相承的,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后三者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

  新发展阶段就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也就是经过量的充分积累后,“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阶段,它体现的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质变,不单单是经济方面,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全方位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就是把发展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高水平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当然,新发展理念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综合,本身也是一个体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都诠释了高质量发展的要义。构建新发展格局,其最本质特征,就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的是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更好地促进和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创新能力不强一直是制约我国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因此,“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是要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这也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高度契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接续奋斗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自觉的价值追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能够过上高质量有品质的生活。无论经济如何发展,我们都不能忘了,发展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在“做高品质蛋糕”的同时,更要分好这个蛋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变为现实。抓住这个矛盾,高质量发展就有了精准目标,有了强大推动力,因为这是党心所指,民心所向。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对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又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价值遵循。我们在理解把握高质量发展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时,要深刻领悟这一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

  (作者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