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域巡天能力北半球最强“墨子”即将上岗观天
■位于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可探测非常暗弱、遥远的天体信号
2023-09-05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墨子巡天望远镜坐落于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

  

墨子巡天望远镜进入工程调试观测阶段。

  

墨子巡天望远镜效果图

  综合新华社电、央视新闻报道 据了解,北半球时域巡天观测口径最大、能力最强的墨子巡天望远镜昨日进入工程调试观测阶段,将于本月中旬正式投入观测。

  墨子巡天望远镜为2.5米大视场巡天望远镜,坐落于青海省海西州冷湖天文观测基地,2019年7月开始动工建设,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共建的天文“双一流”学科平台。该望远镜主镜口径为2.5米,配备7.65亿像素大靶面主焦相机,核心科学目标是搜寻和监测天文动态事件,开展时域天文观测研究。

  时域天文学是天文学新兴研究领域。通过观测证认引力波事件电磁对应体、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超新星、快速射电暴等时域天文事件,为人们理解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过程提供极为重要的观测约束。这个领域是回答黑洞本质、恒星起源演化、中子星物态、宇宙超重元素起源等重要科学问题的关键。

  “目前我们做的工作就是优化望远镜的成像像质,同时还要对它的指向跟踪性能进一步优化,这两天已进入测试观测阶段,正式投入观测以后可以探测一些非常暗弱、非常遥远的天体信号,包括银河系外遥远的星系、星系团等天体信号。”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总工程师娄铮说。

  【名片】

  墨子巡天望远镜

  墨子巡天望远镜是主镜口径为2.5米,配备7.65亿像素大靶面主焦相机的光学图像巡天望远镜,其先进的主焦光学设计拥有大视场、高精度和宽波段的强大巡天能力。能够开展北天球2万平方度天区的时域监测,获取高精度位置和多色亮度观测数据,高效搜寻和监测天文动态事件。正式投入观测后,预计在时域天文(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等)、太阳系天体普查、银河系结构和近场宇宙学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为啥要叫墨子?

  从800多个名称中脱颖而出

  纪念“世界光学第一人”

  大视场巡天望远镜公开征名自去年2月正式启动至去年4月30日方案提交截止,共收到来自全国各界人士提交的886个名称方案。后经评委投票和专家讨论评审,“墨子”“张衡”“广目”“严济慈”“瀚海”“瑶光”6个名称入围。最终,确定大视场巡天望远镜中文名称为“墨子”。

  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进行光学实验并开展光学研究的科学先驱,被誉为“世界光学第一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已有“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沙龙”和“墨子论坛”,用墨子之名来命名大视场光学巡天望远镜,契合科学内涵,更可彰显具有科大特色的系列科研文化品牌。

  为啥建在冷湖?

  观测条件世界一流

  已有12个望远镜项目落地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平均海拔约4000米,因空气稀薄、降雨量低、大气视宁度好、人工灯光污染少等特殊条件,成为亚欧大陆最优质的天文台址之一。自2017年开始建设后,已有11家科研单位的12个望远镜项目落地,总投资27亿元,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天文观测基地。

  自 2018年1月起,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在冷湖赛什腾山区4200米海拔标高点(赛什腾C区)进行定点选址,对该地域的晴夜数量、 晴夜背景亮度和气象进行连续监测。连续3年的监测数据显示,该台址的视宁度中值为0.75角秒,与国际最佳台址同期数据大致相同。

  视宁度代表了大气抖动对望远镜观测星象造成的模糊程度,是天文台选址的重要参数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