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近日是厦门“凤梨穗”龙眼和翔安火龙果收成的时节。在这瓜果飘香的日子,本报记者对话两个果农家庭,听听他们的创业故事,分享他们丰收的喜悦。
秋来瓜果香 农家喜悦长
本报记者走进两个果农家庭,倾听他们的收获故事
2023-09-11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关键词

  传承

  “凤梨穗”一家人

  新农人回归果园,家里收入大增

  

本报记者张玉榕(左1)采访洪求龙(左3)一家。

  ●出镜人物 洪求龙,厦门皇蓝旺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妻子杨薇;父亲洪金镖;母亲洪腰

  ●地址 同安区凤南路

  ●心愿 希望自己成为一粒种子,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种下现代农业的希望

  文/本报记者 张玉榕 实习生 金璨 图/本报记者 张江毅

  龙眼加工场内,八台烘干炉全部满负荷运行,现场散发出一股闷热的气息,满头大汗的洪求龙,穿梭在龙眼堆中,紧盯着工人们的加工进度。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带着记者来到了工厂休息室——今年,种植的“凤梨穗”龙眼大丰收,全家人都在这里忙碌,工厂也成了临时的家。

  “尝尝我们家种植的‘凤梨穗’龙眼。”妻子杨薇热情地提来数串金黄色龙眼鲜果,这些龙眼果肉饱满,十分甜蜜。洪求龙自豪感满满地介绍道:“这叫‘凤梨穗’,不仅有凤梨的香甜口感,还一穗穗抱团结果……”

  提起“凤梨穗”龙眼,洪求龙滔滔不绝,算是个老到的果农。然而10年前他还是个门外汉,大学毕业后入职海沧一家LED照明企业任采购部经理,热爱机车,闲暇之余经常骑行,感受“速度与激情”,他也没想到工作一年后自己转行当了新农人。洪求龙憨憨地解释道:“还不是因为当时坐在办公室的生活枯燥乏味,让我忍受不了,所以我决定回家务农,时间更自由,赚到的钱也更多一点。”

  儿子这番话让父亲洪金镖一下子来了劲,“我们老两口和龙眼已经打了20多年交道,我当初希望儿子大学毕业后能有份稳定的工作,所以当他说想回来帮忙时,我心里还在嘀咕着:大学生回来务农干什么?”令洪金镖没想到的是,儿子回来帮忙后,家里收入竟然增加了三分之一。

  母亲洪腰转身指了指厂里的桂圆干说道,“现在多好啊!儿子来帮忙后,我们接了很多单子,不仅改进了自己农场的鲜果加工,而且还能帮其他农户代加工鲜果,儿子给我们家生意带来的变化太大了。”洪金镖也笑着补充道:“孩子他妈说得没错!”

  杨薇看着丈夫,眼里满是敬佩:“去年老公通过微信卖出的龙眼鲜果就有三四千公斤。”杨薇和丈夫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他们都辞掉了工作,投身果园,她见证了丈夫的一路成长蜕变。杨薇说,以前丈夫的朋友圈经常发机车照片,现在他的朋友圈满是龙眼。到了丰收季,丈夫更是每天六点多就起床,上午去果园,下午去加工厂帮忙,晚上还要处理订单,有时候回到家已经晚上11点多,但他任劳任怨。

  “而我作为妻子,当然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咯!负责在家带娃,必要时就在店里给龙眼打包装箱。”杨薇和洪求龙相视一笑。在一家人的分工协作下,生意越来越好,种植的果树品种也越来越多,除龙眼外,还有荔枝、芒果等。在洪求龙看来,打造鲜果产业链还离不开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从种鲜果到加工鲜果的两产融合,下一步我们将利用农场天然的地理条件开发观光休闲旅游项目,推动三产尽快落地。”

  关键词

  耐心

  “火龙果”夫妻档

  获得“果王”“果后”双料大奖

  

陈英杰(左1)和陈秀娟(右1)采摘火龙果,儿子陈伟凡(左2)给本报记者杨霞瑜介绍情况。

  ●出镜人物 陈英杰,50岁,翔安火龙果种植户;妻子陈秀娟,49岁,翔安火龙果种植户;儿子陈伟凡,24岁。

  ●地址 翔安大宅社区

  ●心愿 希望火龙果的收成越来越好,早日退休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文/本报记者 杨霞瑜

  图/本报记者 卢剑豪

  “你看这颗火龙果的重量在一斤左右,属于大果,撕开薄薄的果皮可以预测到果肉口感甜蜜多汁……”眼下,正是火龙果成熟采摘、大批量上市的季节,火龙果种植户陈英杰夫妇正在忙碌。

  今年是陈英杰家种植火龙果的第三年,他们的火龙果大棚有1.5亩地,种植着1000余株火龙果树。“我家的火龙果不仅成活率高,产量也不错,尤其是今年更是大丰收。”陈英杰颇引以为傲,从5月底开始采摘火龙果到现在,一茬接着一茬熟,目前已经是第七批成熟的果子了,依然“卖相”不错,每颗火龙果基本上都有一斤多,市场上八两以上的火龙果就算优果了。

  “如果不是今年多雨水,我们的果子可能还会结得更好!”陈秀娟和记者算了算,预估今年的总产量将有一万多斤,收入可能达到四万元左右。因为品质过关,陈英杰和妻子种植的火龙果在收购市场上一斤可以卖到四元左右,如果是零售,价格相应会更高一些。

  陈英杰和妻子一边介绍着,一边领着记者往他们家的方向走。原来,他们从火龙果园步行三分钟左右就能到家。一进入家门,蔬果称重机、篮子被放在客厅的显眼位置处。

  “火龙果采摘季,游客闲逛到我们果园,看到我们家的火龙果结得好,经常会主动寻来购买。”陈英杰解释说,一回生两回熟,他们现在的火龙果基本上都是卖给熟客了,因此家里也配备了称重的工具。

  陈秀娟笑言,他们家一直以来是以种植胡萝卜为主,3年前,机缘巧合下,经由村干部介绍,便加入种植火龙果的行列。“当然是向经验丰富的种植户‘取经’啦,不过更多的还是得靠自己研究,慢慢尝试。”陈英杰举例说,火龙果快成熟的时候,我们得先用塑料袋把果子一个个包起来,等差不多15天果子成熟之后,再将塑料袋一一取下。

  “这样做的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虫害,还能将想来觅食的鸟儿‘拒之门外’。”儿子陈伟凡补充说,有时候父亲遇到一些种植方面的难题,也会让他通过网络查找相应的解决方法。因为用心照料,作为火龙果种植的新人,他们夫妻俩种植的果子竟在大宅“首届火龙果果王果后争霸赛”中突出重围,获得“果王”“果后”双料大奖。“既惊喜又意外!”在陈英杰看来,这都是一家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对此,陈秀娟也颇为认同。她说,儿子大学毕业返回家乡工作,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更有奔头。多年来,火龙果在大宅社区生根开花,采摘高峰期,大宅社区每天都有十万斤火龙果发往全国各地,这也是陈英杰和陈秀娟夫妻俩引以为傲的事情,用他们的话说:“火龙果让生活更有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