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轻人视角出发 紧扣在地特色
——评音乐剧《我爱沙坡尾》
2023-09-17 00:00来源:厦门日报

  

《我爱沙坡尾》剧照。(野熊 摄)

  ●杨秀晖

  一部好的音乐剧应该是什么样的?旋律好听,舞蹈好看,歌唱、对白、表演、灯光、布景、服饰统统要在线。最关键的还要故事讲得好,能吸引人,看后发人深省,给观众带来内心一震、眼眶一热。

  《我爱沙坡尾》便是这样的一部剧作。该剧为2023年度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2022年厦门市文艺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曾获“福建省第28届戏剧会演剧本征文”一等奖。以沙坡尾在时代变迁中的蜕变为切入点,讲述一个冲突与重塑的故事。该剧由三度“曹禺剧本奖”获得者、国家一级编剧曾学文执笔,新锐导演曾涌麟执导,厦门歌舞剧院演出。

  多元冲突

  表现城市变迁中人的困惑

  年轻的海归女孩晓航随父亲远德参加沙坡尾艺术节排演,音乐剧编导出身的她,直率地指出专家组的节目缺少在地特色,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民间文化生态与专业院团表演之间的冲突等。当大量的年轻人八方来聚,各路文化交融碰撞,今天的沙坡尾不再只是一个小小的避风坞,它包罗万象,凝聚着厦门人“爱拼敢闯会赢”的信仰和力量,是时代发展中的一个小小缩影。该剧表现城市变迁中人的困惑,也提出了对“沙坡尾精神”的塑造与引导。

  该剧舞美年轻时尚,充分展现了沙坡尾新旧交融的美。多媒体的设计、几何图形的投射、撞色强烈的灯光及背景、数字化技术所进行的多元虚拟等,创新大胆,显示出了年轻主创团队的匠心。

  人物生动丰满

  演员表演到位

  音乐剧是一项综合舞台艺术,要唱要跳要演,对演员能力是全方位的考验。剧中的人物都很生动丰满,符合角色特征。

  女主角晓航,从一个出门要花半小时打扮,没心没肺只想当网红主播的女孩,到接受任务后快速成长,找演员勤排练,攻克一个个难关。面对胁迫与诱惑,徘徊痛苦,最终选择走自己的路。演员把一系列蜕变,通过充满张力的歌声和舞蹈,进行了充分表达。

  音乐剧常要通过人声演唱来传情达意,外化情绪,推动情节发展。饰演晓航的演员李雪银唱功十分到位。与父亲远德的对手戏,从激烈到煽情,当惯常于直接回怼“你老了,年轻人的世界你不懂”的任性女孩,唱出“我相信有一天,我会把责任扛在肩膀,写下勇敢”时,观众心头不免要为之一震。人在逆境中被碾压打击,却永远不失希望,仍要奋起直追的个性,被演员演绎得丝丝入扣,很是动人。

  此外老戏骨们的保驾护航,也为剧目增色不少。如阿福师傅的扮演者纪亚福,领导的扮演者马列等。专业级演员,浑身是戏,一个亮相,一两句台词,也星光熠熠。

  两条线走路

  传递爱与温情

  《我爱沙坡尾》同样保有曾学文作品的特色,大架构下,两条线走路,景致与精神之外,不忘爱与温情。说事喻理,也强调人与人的心灵贴近。导演曾涌麟从年轻人视角出发,又时时紧扣在地文化特色,把握住新旧交融的沙坡尾精神。作曲郑洛宇发挥音乐剧独特魅力的同时,关键处不忘融入闽南音乐元素。

  阿福师代表着土生土长的沙坡尾船民,老人家对这片海充满深情,看似固执难以亲近,实则外冷内热。他在自己的老宅拒人千里,对亲孙子天齐动辄呵斥,典型闽南大家长作风。他以看孙媳妇的眼光看晓航,责令天齐快带回家见父母。医院的病床上,阿福师掏出房契,用带着闽南口音的普通话交代孙子,“这本来就是给你的,我怕你不好好打拼,厦门人靠海吃饭,不能躲在家里吃老本,这是讨海人的精神啊。”闽南人对家人、对大海的爱与敬畏,全在细节里。

  终场的“送王船”节目,阿福师大病初愈,不忘为晓航助阵,他坐在轮椅上唱出的那首船歌,声调铿锵,颇有气势,唱出了老沙坡尾人的风骨。《我爱沙坡尾》在探讨如何珍惜文化记忆和守护精神家园的大主题下,仍不忘留存充裕的空间表现人与人、人与家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