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访谈
赓续嘉庚精神 彰显时代价值
——专访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肖仕平
2023-09-18 00:00来源:厦门日报

  肖仕平教授(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郑晓东 摄)

  【专家简介】

  肖仕平,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副主编、研究生导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和嘉庚文化。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陈嘉庚与爱国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市社科联第八届委员会顾问、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委。在《道德与文明》《哲学与文化》等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主持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30多项,出版专著一部。

  本报记者 王耀杰

  对“嘉庚精神”的认识

  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记者:今年是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也是集美学村命名100周年。斯人已逝,风范永存。“嘉庚精神”发源于厦门,是厦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请问:“嘉庚精神”是怎么提出来的?

  肖仕平:宽泛地提“嘉庚精神”可追溯到1931年,是年,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在《厦大十周年纪念的意义》中提到“嘉庚先生的精神”。而直接概括出“嘉庚精神”一词则是在1940年,当年,陈嘉庚先生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顺道长汀探望内迁的厦门大学。在《厦大通讯》的“欢迎陈嘉庚先生专号”上,何厉生著文《“嘉庚精神”》,标题就直接写“嘉庚精神”。

  40多年岁月荏苒,“嘉庚精神” 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被重提。1983年10 月 20 日,厦门大学校刊发表评论员文章 《大力发扬 “嘉庚精神”》。1985年《集美校友》第 26 期刊文署名何远帆的《学习嘉庚精神的感受———纪念陈嘉庚创办水产航海学校 65 周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嘉庚精神”的研究开始提速,“嘉庚精神”的宣传和弘扬也愈加广泛和深入。

  多维度研究解读

  嘉庚精神成果多宣传效果好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大家更加重视学习、研究、解读嘉庚精神的内涵,您是这方面的专家,请简要概述一下。

  肖仕平:的确,改革开放以来,学习、研究、解读嘉庚精神内涵,不仅没有间断过,反而热情越来越高。

  在研究队伍方面,涌现出众多的探讨嘉庚精神的厦门本地和外地的专家学者;在研究架构设立方面,有中共厦门市委统战部主管的厦门陈嘉庚研究会、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陈嘉庚与爱国主义研究中心,以及集美大学陈嘉庚研究院等厦门高校设立的多家专门机构;在研究成果方面,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相关主题的论著,据我个人统计,2000年以来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单以陈嘉庚为主题的论文就有600多篇,硕博士论文有27篇。

  在社会层面,我市从2014年起确定每年的10月为“嘉庚精神宣传月”,在全社会推出征文大赛、展览、夏令营、研讨会、文艺演出、电视访谈等活动,这两年结合5G技术,以“数字+”赋能嘉庚精神宣传,这些都反响热烈。

  从三个角度深刻理解

  嘉庚先生所开创的事业

  记者:2014年10月17日,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指出:“他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的品格,关心祖国建设、倾心教育事业的诚心,永远值得学习。”请您谈谈习近平总书记对嘉庚精神的内涵有什么深刻揭示?

  肖仕平:习近平总书记阐释“嘉庚精神”,把“嘉庚精神”提高到国家层面,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从三个方面解释其内涵:一是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二是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的品格;三是关心祖国建设、倾心教育事业的诚心。

  陈嘉庚创立的各项事业,我认为有三个层面:第一是个人实业,第二是他投身的教育业,第三他开创的东南亚华侨救亡图存之大业。

  先谈实业。陈嘉庚的事业起步于1904年,在接手其父留下来巨额债务的“烂摊子”基础上,他夙兴夜寐,在黄梨、树胶、米业等领域都取得了成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世界市场受重创,陈嘉庚“艰难维持,度日如年”,但他始终克服困难,保持信心,终成极负盛名的实业家。整个实业历程,他甘苦自知,艰难应对,永不言弃。

  再看教育业。陈嘉庚所创的“业”更为突出的是他的教育事业,嘉庚办教育的每个环节也都是在艰难中起步,艰难中成长的。他不仅捐出全部家资,还要经受社会上种种冲击和非议,面对骨肉亲情的破裂和企业的收盘。他在忍受痛苦,承受牺牲中不屈不挠地办学。

  最后看救亡图存之大业。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陈嘉庚先生说:“今日若战败,则非只亡国,实将亡族。”他发起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担任南侨总会主席;他提出“敌未出国前言和即汉奸”,不惜断绝与汪精卫的多年交情;他克服重重困难,亲率慰劳团回国,呼吁国共团结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他不顾个人安危,反对蒋介石打内战,坚定汇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行列之中。

  无论是个人实业,还是教育业和华侨救亡图存之大业,都书写着陈嘉庚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毫不气馁、奋发图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陈嘉庚“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精准而深刻。

  支撑“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的动力,在于陈嘉庚内在的品格和诚心。陈嘉庚在三项事业上都是如此。以他对办学的执着来说,他的办学从来都是以国家和民族为考量,而不是以个人利益为计算的。20世纪二十年代,陈嘉庚就认定:“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因此,陈嘉庚行事始终出自“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的品格”“关心祖国建设、倾心教育事业的诚心”。

  从意识、胆识和能力

  看嘉庚先生的创新性

  记者:对嘉庚精神内涵的概括,曾有一种八个字的表述,“忠公、诚毅、勤俭、创新”。嘉庚精神的创新性体现在哪里?

  肖仕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陈嘉庚先生的创新极其突出。他的创新特质来自三方面的有机组合:创新意识、创新胆识和创新能力。

  思想上不僵化、不盲从,总有超过同时代大多人的目光和主张,这是陈嘉庚的创新意识。比如在企业经营方面,陈嘉庚原本经营米业和罐头业已经非常成功,但在20世纪初,橡胶一从巴西移植到马来亚,他就敏锐地关注并起步这个在当时鲜为人知,且前途未卜的新行业。数年后,英商、日商等竞相投资橡胶业,橡胶制品急增,利润急跌,投资者离场,陈嘉庚却逆势而上,独具慧眼地收购倒闭企业,并引进技术,继续投产。他的橡胶企业兼种植、加工、销售三个环节,融农、工、商为一体,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经营模式。在社会生活方面,他也有许多新创意,如,建房应日光充足、清洁卫生、空气流通;农村应建公厕, 废私厕;习俗上要废除嫁娶丧葬陋习等。

  有创新性主张,还能进一步不畏艰难,扫清障碍去身体力行,这是陈嘉庚的创新胆识。陈嘉庚的第五子陈国庆回忆,他父亲“天生就是一个敢担风险的人,英勇机智,喜欢冒险去做那些心中无数的事”。1934年,陈嘉庚先生应《东方杂志》之约撰写个人自传,自传标题就是《畏惧失败才是可耻的》,文中透露他自己勇于创新,不惧失败的胆识:“自古英雄豪杰,何尝不遭艰危落拓?”1957年,为了解决学村用电,他尝试海潮发电,这项创新实践虽告失败,但位于今厦门大桥“厦门经济特区”牌匾下方的旧址仍见证着他的胆识。

  具有创新胆识,才能激发创新能力。陈嘉庚在创新能力上也是出众的。他勇于创新但并不鲁莽行事,他不耻下问,善于向专家能手学习,也善于观察借鉴他人经验,从而有了充盈的创新基础,继而他巧思明辨,形成独立判断和综合能力。

  党员干部要学习

  嘉庚先生敢为人先勇于开拓

  记者:改革创新,是经济特区的根和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事业。特区党员干部如何敢为人先、勇于开拓,推进特区发展新境界?

  肖仕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尤其需要创新型党员干部。在这方面,嘉庚精神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第一,党员干部要树立创新意识。思想解放有多远,发展之路就有多远。陈嘉庚先生在上个世纪就极富创新意识。党员干部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牢创新意识,冲破不合时宜的观念桎梏,破除妨碍发展的条条框框,以思想上的“破冰”,推动行动上的“突围”。

  第二,党员干部要培育创新胆识。创新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伴有阻力和风险。一些干部求稳妥、怕担责,相形之下,陈嘉庚先生当年却有那么强劲的创新胆识。党员干部要涵养敢为人先的锐气、敢于试错的底气和海纳百川的大气。

  第三,党员干部要提升创新能力。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没有创新能力,最终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党员干部既要成为本行业的专家,又要掌握科学思维;既要立足眼前工作,又要站位高远,从而拥有创新能力,在不断创新中突破道道难关、实现新的跨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