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至缅甸的中国科学院博士”曝光诈骗团伙内部材料
诈骗人员多伪装成高学历单身女性
2023-09-18 00:00来源:厦门日报

  据央广网报道 近日,被骗至缅甸诈骗园一年多的中国科学院博士张先生再次发声,提供了两份从缅甸诈骗团伙手中获得的材料——16页的所谓“业务专业知识”和21页的“聊天范例”。

  行骗:目标群体偏向中老年男性

  近日,“中国科学院博士被骗至缅甸”事件引发关注。当事人张先生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警醒他人。因此,他将两份在缅甸时通过电子邮件转发才留存下来的“学习文档”发给记者。

  其中16页的“业务专业知识”有11000多字。“这份资料是今年8月份的版本。诈骗团伙会针对国内宣传的反诈案例‘改进’内容,会要求我们记下资料内容,此外还要‘考试’。”张先生说。

  张先生此前身陷缅甸东部诈骗团伙,其主要实施金融诈骗,会要求先学加密货币知识等。此外,在“业务”中打造人设很重要。张先生表示,文档中详细列出诈骗人员要塑造的“女性特质”——30多岁的大企业白领女性、名校毕业、单身或离异、爱好高尔夫等项目、身高一般在170厘米左右、体重大概50公斤。

  这份文档显示,诈骗团伙目标群体偏向中老年男性,他们会把自己塑造成特定“完美女性”形象,除了年龄合适、形象好、气质佳,性格上还得积极阳光。

  防骗:与陌生人谈投资要提高警惕

  另一份21页的“聊天范例”文档,则是以具体聊天截图展现的“实战案例”。“聊天范例”展示了一名“女性”和一名60多岁退休男性的对话。诈骗分子伪装成女性,首先发给对方高颜值照片,介绍自己是38岁的网络技术公司白领,言谈间十分注重展现温柔的一面。

  在年龄、身高等基本信息之外,诈骗“专业知识”文档还要求团伙人员将祖籍、才艺、经历、生活故事等细节设置好,塑造一个“近亲”形象,如叔叔、阿姨等。

  “‘业务员’只聊感情以获取信任,等聊到金融投资话题时,再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讲解投资知识。”

  诈骗人员会同时与几位受害人聊天,经过大量的对话套取受害人的工作、住址等信息,判断对方是否有钱、是否容易上当,并梳理标注每个受害人的特征。

  张先生表示,其实这些套路并不新鲜,但精准锁定目标客户后,诈骗人员会“欲擒故纵”,打消受害人的警惕性,引诱他们主动上钩。

  张先生提醒,防骗的第一责任人是自己,首先,添加陌生人时要谨慎;其次,如果对方提到投资相关话题,一定要提高警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