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革新 求精品 海上飞虹厦门造
厦门路桥在翔安大桥建设中的系列大胆尝试,是我国建桥技术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一步
2023-09-18 00:00来源:厦门日报

  今年1月17日,翔安大桥主桥率先通车。(资料图/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本报记者 谢嘉迪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在厦门经济特区,一座座跨岛交通基础设施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成长。

  今年1月17日,翔安大桥主桥率先通车,自此,特区形成了“五桥两隧”跨岛交通新格局。

  “回望这座特区跨岛新通道的建设历程,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大’——36榀钢箱梁、35个桥墩,共计83个大型预制件需要在22个月施工时限内完成施工,吊装数量大;大桥全长12.371公里,分多标段齐头并进,施工规模大;海上风浪不停、沿海地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代建单位厦门路桥工程公司项目标段经理张俊波说。

  施工组织、原料周转、技术攻坚……自古以来“向海问路”绝非易事,但在过去数十年的“移山填海、跨海建桥”实践中,厦门人早已将“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精神肌理,深深印上本土人文底色。

  “长100米、宽39.4米,墩顶处梁高7米,重3200吨”,这是翔安大桥主通航孔H17-18桥墩处钢箱梁的基本数据,要将这个3000吨级桥梁钢箱梁采用单台浮吊整孔吊装,此前国内未有先例。更为棘手的是,彼时还没有现成与之匹配的吊具。

  施工环节、环环相扣,作为控制性一步,钢箱梁吊装施工牵动着建设者们的心。“预制件、吊具的配对关系就如同‘锁和钥匙’。我们的目标是制作一个‘万能钥匙’,使其能适用于各种体量、各种造型。”技术攻坚阶段,张俊波等一众技术人员几乎住在了建设一线,办公室内堆放的一叠叠设计图纸,记录着建设者们昼夜攻坚的点点滴滴。

  变宽曲线整幅大节段钢箱梁专用吊具首次登场,通过模块化设计,该吊具可以根据多种类型钢箱梁截面变化而自如伸缩。在2021年9月5日的吊装施工中,它宛如一只“巧手”,将3000吨级桥梁钢箱梁在空中完成转体后放上桥墩,施工精确度甚至达到了毫米级。

  稳中求进、精益求精,建设者对大桥工艺的极致追求,已成为翔安大桥这座“百年工程”鲜明的注脚。据了解,在翔安大桥建设中,代建单位厦门路桥工程公司启用四新技术多达26项:千米桥面无人化集群施工、隧道基坑智能化在线监测、钢箱梁内机器人全熔透焊接……技术攻关、敢于革新,更是造就了我国跨海桥梁钢结构桥面无人化集群作业的先例。翔安大桥曾获“中国钢结构金奖”,该奖系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孟凡超,曾对项目建设者们积极进取、敢于尝鲜的魄力,给予高度评价:“厦门路桥在翔安大桥建设中的系列大胆尝试,是我国建桥技术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一步,这对未来我国跨海通道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如今,翔安大桥通过枋钟路下穿隧道与海沧隧道连成一线,形成了特区东西向的第二大通道,海沧-翔安跨区通行全程最快仅15分钟,以翻一番的加速度,使特区东西向的距离再度拉近。四方通途,八面来风,在跨海通道带动效应下,这座城市正追风逐浪,阔步向前。

  【项目简介】

  翔安大桥

  翔安大桥连接湖里区及翔安区,主线呈东西走向,西起湖里区金尚路,东至翔安大道刘五店互通,路线全长12.371公里,规划为跨海通道,连接本岛与翔安,设计时速80公里,陆域段双向六车道,海域段双向八车道。以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从厦门岛内前往翔安区,最快仅需5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