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海燕”书立
2023-09-20 00:00来源:厦门日报

  禾祥子

  五十年前的那个初秋,是父亲一生中最为难忘的日子,他和绝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成了知青,在广阔的农村留下属于他们的青葱岁月。

  父亲插队所需的物品极其简单,那只藤条箱里装着几件换洗的衣服和一套被单,用老式面粉袋缝制而成的大布袋,则被翻晒过的棉被撑得鼓鼓囊囊的,搪瓷洗脸盆里除了些洗漱用品以外,还塞进了几本最喜欢读的书……

  临行前,奶奶再三叮嘱:“到了知青点以后,记得写封信报个平安,在生产队里一定要好好表现,一定要听队长的话,千万不要和其他人闹矛盾!”随后,父亲钻进了那艘略显狭长的木质渡船,费力地从舷窗里探出了半个身子,使劲地朝人群中的奶奶挥着手。

  经过大半天的路途颠簸,知青们总算在夜幕降临前抵达了浮宫公社(现为浮宫镇),办理好报到手续以后,便由生产队队长领进了知青点。一路上,郭队长滔滔不绝地介绍着生产队的情况,石板房、果园、猪圈、鱼塘、引水渠……这些农村里寻常的东西却让他们充满了好奇。兴许是舟车劳顿的缘故,父亲在农村的第一晚睡得特别香。

  东方破晓,鸡啼声此起彼伏,起了个大早的郭队长对正在洗漱的知青们说道:“今天是你们第一次干农活,每人领一把锄头并做上记号,谁要是弄丢了,那就得自己掏钱买!干活不卖力的,到时可不要怪我不给记工分!”吃过早饭,知青们就扛起锄头跟着郭队长出现在田地里。

  父亲平时不喜欢与人闲谈,从田间地头回来以后,便躲在僻静的地方看书,渐渐地,他成了大家言语里的“木鱼”。直到有一天,郭队长给他们派了一个新任务,说是要准备一个节目参加公社举办的迎国庆文艺活动。话音刚落,原本喧闹的石板房里顿时安静了下来,经过漫长的等待,仍没人敢于接受。无奈之下,郭队长决定来个抓阄,父亲抓到了那张写有“参加”二字的纸条,一时不知所措。那天晚上,父亲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一不留神,把那本放在枕边的《高尔基文集》碰落在地,那篇脍炙人口的《海燕》在父亲的脑海中闪现。于是,他悄悄地来到洒满月光的晒谷场上,压低了嗓门,一遍又一遍地背诵着。

  活动当天,偌大的操场上早早地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参赛的知青依次登台表演,而台下的观众则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待父亲手捧书本进行诵读的时候,观众变得异常安静,他们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诵读者的每一个动作,感受着每个段落的语调和停顿……在随后公布的获奖名单中,父亲仓促准备的这个诵读节目竟也位列其中,他还获得了这对作为奖品的“海燕书立”。

  一直以来,父亲都特别珍惜这件来之不易的奖品,说他的人生有过无尽的坎坷,但他却像极了那只高傲的海燕,敢于挑战,勇往直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