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海运”巨轮地中海安布拉号靠泊厦门港。(资料图/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本报讯 (记者 徐景明)您是否是厦门机构、企业驻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外籍或外派职工?欢迎您给本报来信!即日起,本报开辟“‘一带一路’的厦门故事·海外连线”专栏,同步发出征集令,邀您讲述在外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小见大、以点及面,与广大读者共同见证“一带一路”建设十年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如今,该倡议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十年前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已经转化成如今精耕细作的“工笔画”:波兰格但斯克港,一艘巨轮缓缓驶入,船上五颜六色的集装箱,或从中国厦门登船;德国汉堡,欧洲特色食品、酒类准备装上“中欧班列”,不久后或将出现在你我的餐桌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一架厦门航空的班机降落,旅行团规划了新的行程,要乘坐刚刚通车的雅万高铁,去看看“爪哇的巴黎”……
厦门,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是“海丝”重要节点城市,以“中欧班列”“丝路海运”“丝路飞翔”为代表的铁、海、空交通方式汇聚于此,已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无缝衔接枢纽。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此次本报开辟“‘一带一路’的厦门故事·海外连线”专栏,将目光聚焦于海外职工,通过他们的视角,从日常工作生活中挖掘故事、亲身讲述,真实反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间为共建国家带来的发展与变化。
此次专栏线索征集即日起启动,至10月15日结束,厦门机构、企业驻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外籍或外派职工均可参与;对入围的线索,本报记者将主动联系采写,相关文章除了在《厦门日报》刊登外,还将通过推送学习强国、新媒体短视频、H5、话题互动等形式,让这些“一带一路”故事传播更广,帮助更多读者感受更为立体、丰满的“一带一路”建设新景。
征集令
1.征集对象: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工作的厦门机构、企业外籍或外派职工,具体年龄、岗位、资历不限;
2.征集内容: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主题,分享在外工作、生活中的有趣故事、点滴感触,需配图若干,欢迎视频投稿;
3.征集时间:即日起至10月15日;
4.征集方式:分以下四种方式:以第一人称自述方式讲述,具体文字内容、自荐信息、联系方式可发送至ydyl@xmrb.com;拨打厦门日报读者热线968820自荐;在“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厦门日报官方微博话题讨论“一带一路的厦门故事”。
背景
2013年9月、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聚焦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主要内容,十年间,厦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探索实践,力促互通互联、务实合作、互利共赢。
一组数据可直观感受厦门在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欧(厦门)班列2015年8月开通,截至今年9月15日,累计发班1280列、出口货物105985标箱、货重66.3万吨、货值45.8亿美元;5年前在厦首开的“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已达116条,通达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的131座港口,联盟成员总数达317家,运输集装箱超过1400万标箱;跻身于大型航空公司之列的厦航,超过200架飞机的机队,使“丝路飞翔”航线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