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怡琳
榕荫满地的九月,台湾表舅又回厦门。这次,他仍点名要去集美学村看嘉庚建筑。
表舅在台湾当大学教授,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化人。他说厦门吸引他的东西很多,红砖古厝、骑楼,但最摄他心魄的是嘉庚建筑。
第一站去的是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因为表舅的父亲,我姑丈公生前就是集美航海学院的学生。表舅一直想探究他父亲心心念念的学村是怎样一个地方,嘉庚先生又是怎样一个人。
航海学院的“允恭楼群”,以“温良恭俭让”分别命名的五幢楼房,包括即温楼、明良楼、允恭楼、崇俭楼、克让楼。表舅走得很慢,边走边拍照。我知道,拴住他脚步的不仅是这几座国保建筑,还因为他在寻找父亲的影子。
那些已经成为学生宿舍的楼宇,曾经是教学楼,是不是有个神采飞扬的少年夹着书本,从里边飞奔而出?九月的厦门,植物依旧生长得喧哗,高耸入云的大王椰和亭亭如盖的榕树在风里起舞。在红砖白墙的楼前,表舅却是如此安静。我轻轻说道:“这些建筑,都是嘉庚先生参与设计建造的。他除了是举世皆知的教育家,还是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
表舅的脸上先是惊诧,随后请我展开具体说说。
我告诉他,楼名出自《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的尚忠楼,如同一位霸气王者坐北朝南,“一”字形架构,走廊及房间通风采光俱佳。而这样的楼,最初是为了让女子接受更好教育而专门设立的女子师范。
再说楼名源自《论语》“我道南矣”的道南楼,立面以传统的白石红砖加入青石,远看像给楼添了细致的藤编装饰,极富闽南特色。而楼名取自虞舜时南风诗“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的南薰楼,从下到上、由大变小的塔楼结构建筑,每隔几层,建筑的结构就发生变化。最耀眼的是主楼的顶端,中式八角亭飞檐翘脊屋面与西式抹灰穹顶组合“混搭”,独特又少见。
不知不觉走到延平楼,我请表舅到石阶高台上坐一坐。头顶是200多年的老榕树,眼前是大海和星星点点的渔舟,身后是赭红色的教学楼。下课铃响,一群群学子倚靠围栏聊天看书,红墙蓝窗映衬下,那样明媚,画一样的青春。
“妹妹(闽南对女孩的称呼),我同意你说的,嘉庚先生还是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表舅缓缓开口,“他胸中有丘壑,你看他的设计,充满前瞻性和国际视野。但最可贵的是他内心深沉的爱。他不仅建楼,还筑魂。你看,连为每一座楼命名,他都如此用心。而我们都是他的受益者。我相信他的受益者不仅在中国,还遍布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