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要激发创新活力,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记者就昨日印发实施的《厦门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政策亮点、扶持力度等,专访厦门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孙建辉。
激发民营企业
创新活力
记者: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若干措施》在激发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上,有哪些亮点举措?
孙建辉:面对发展环境的变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民营企业自身要练好内功、积极创新、加快转型,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效破解“成长烦恼”。《若干措施》主要有四个针对性举措。第一,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如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支持民营龙头企业牵头或参与组建厦门创新联合体,承担市级以上(含)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第二,鼓励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对民营企业符合条件的智能制造、技术改造项目,按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补助政策给予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最高10%的补助;对民营制造业企业上云上平台费用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诊断费用给予补助。
第三,加快推进应用场景开放,加大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开放力度,在公共设施、公共场所等领域打造一批应用场景,对民营企业实现应放尽放。
第四,支持民营企业拓展市场,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定期举办产销或供销对接会、跨境电商平台活动等,加快建设“走出去”行业服务平台和海外服务驿站。
营造民间投资良好氛围
记者: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下,如何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潜力?
孙建辉:民间投资有活力,经济才能更有动力。《若干措施》明确,支持民间投资融入全市发展战略,建立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机制,全面梳理吸引民间资本项目清单,通过多种方式与民间资本开展项目对接;鼓励民间投资项目参与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积极申报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此外,引导民营企业盘活资产,支持民间投资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城中村和城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同等对待民营企业,落实将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提高至40%以上的政策期限延续至2025年底的规定。
强化用地、融资、人才等要素保障
记者:接下来,就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在要素保障上有哪些强化举措?
孙建辉:我们将通过“组合拳”,从用地、融资、人才和公共数据这四个方面进行强化。一是加强民营经济用地保障,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工业上楼”等用地模式,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实行产业链供地等。二是加强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探索民营企业重点产业链“整链授信”机制,推动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综合融资担保费率至1%以下。三是拓宽民营企业引才和用工渠道,深入实施“群鹭兴厦”、卓越工程师培养等人才项目,建立便利化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职称评审渠道,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制定职称评审标准。在“i就业”平台设立用工专区,促进精准对接。四是推动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发布公共数据开放年度计划,开展公共数据应用场景征集遴选;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支持民营企业依托市大数据安全开放平台,有序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着重营商环境良性发展
记者: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发展环境的支持,我们将如何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孙建辉:过去,一些民营企业主要依靠“拼资源、拼环境、拼价格”发展起来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民营经济要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应着重营商环境的良性发展。这里需要说的是,厦门的比较优势就是具有规范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这将强有力促进民营企业规范发展、健康发展、快速发展。
在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探索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扩大“免证明”应用领域。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独立审查创新试点。深化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机制,出台企业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试点方案;推动信用修复全程网办,实现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民营企业“应修尽修”。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探索建立平台经济的开放创新机制。
在强化民营经济发展保障方面,《若干措施》提出,依法保护民营经济合法权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监管执法体系,依法推行涉企行政执法“首违不罚”“轻微不罚”等;规范执法检查,做到“无事不扰”。加大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理力度,完善拖欠账款清理与审计、督查、巡察等制度的常态化对接机制。
弘扬重商亲商
爱商优良传统
记者:如何持续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孙建辉: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关键是,要着力营造重商亲商爱商的浓厚氛围,培育尊重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环境。首先,要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企业家座谈会、干部挂钩联系服务企业等制度,积极营造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交往氛围。其次,要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实现“厦门企业家日”“营商环境日”的叠加效应,激发更多民营经济人士致力高质量发展、勇担社会责任。最后,要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社会氛围,弘扬重商、亲商、爱商优良传统。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工作,推动政策效应充分释放、落地见效。
【民企反响】
●厦门市工商联副主席、厦门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 王鹏程:
我们更坚定不移
走研发创新之路
《若干措施》的出台,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厦门市对于企业科技研发创新的重视与支持,把创新放在政策首条,并推出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从重大专项、重大科技项目、创新联合体等科研项目政策的下发,让重视研发创新的企业有了更加强大的动力,让我们更加坚定不移地走研发创新的道路。
这些措施对智能制造、技术改造等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让企业家们看到了政府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决心;此外,在用地、融资、企业招才和用工等企业刚需的资源要素方方面面,都做了相应的政策支持,给企业创造了非常扎实、有安全感的要素基础,助力企业快速成长和发展。
《若干措施》从优化民营经济环境,从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信用体系建设、平台经济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等8个方面,全方面优化厦门良好的营商环境传统,是本地民营企业之福,也能更有利于吸引国内外优秀民营企业落户厦门,对产业链进一步增强、补强。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市此次推出23条措施,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大大提振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
●厦门市总商会副会长、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缪国栋:
为民营经济发展
提供政策保障
《若干措施》重磅出炉,让我们更坚定了轻装上阵、大胆发展的信心和做精主业、做强实业的决心,对于进一步稳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预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民营经济在厦门发展壮大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近年来,厦门市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提升有目共睹,给予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满满的获得感和安全感,倍增面向未来发展的信心。此次出台的23条具体政策措施,更是充分体现了厦门市委、市政府在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以及支持民营企业家安心投资、专心创业、舒心发展方面的诚意与作为。加强金融支持、降低融资成本、优化金融服务等措施,将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提供更好条件;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简化办事流程、加强执法监管等,将提供更便利的发展土壤,激发创新活力;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支持力度,也将为民营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提供更多助益。
我们相信,随着《若干措施》的落地落实,必将进一步释放厦门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的新动能,有力提升这座城市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厦门市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同步】
9项工作措施
优化投资环境
日前,市发改委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相关意见的通知》,在项目推荐、项目支持和项目服务方面明确9项工作措施,同时要求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挖掘、大力推广促进民间投资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为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在此基础上,市发改委组织各区、各指挥部、各部门开展2023年吸引民间资本项目梳理工作,并向社会公开推介。2019年以来,市发改委牵头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目前已累计推介项目184个,今年上半年已推介项目26个、总投资889亿元,推荐的项目涵盖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和完全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项目,包括片区综合开发、城市更新、科技创新园区建设运营、停车资源特许经营、医疗卫生、文体旅游等。比如,翔安南部片区本次推出了4个综合开发地块项目,总投资近400亿元,主要是面向广大科技型、产业型民营企业,计划以民营企业参股或委托运营方式引入民间资本,欢迎有意向的民营企业在翔安南部片区投资兴业,共同构建我市科创产业发展新高地,共享发展新机遇。
后续,市发改委将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下,一是持续开展向民间投资推介项目有关工作,做好已推介项目跟踪服务及潜在推介项目梳理;二是用好“政银企”互动平台,发挥“信易贷”等融资产品优势,助力解决民间资本投资融资问题;三是鼓励民营企业发行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盘活存量投资,力争在消费基础设施、仓储物流等领域培育一批合适的民间投资REITs项目。同时,将持续为民间资本参与我市项目建设做好政策解读、信息共享、要素保障工作,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为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晓平 通讯员 高孝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