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舒
夜幕降临,我伫立阳台,只见玉宇无尘,天边明月,恰似冰盘。临近中秋,此刻,我不禁想起过往岁月里的月饼。
我从小就喜欢吃月饼,那个时候,月饼可没有那么多花样,包装也很简单,一张白色的纸包裹,再用细细的麻绳捆着。月饼里有油,包装纸被油浸透而成了淡黄色,摸上去黏糊糊的。那时家乡最常见的是五仁月饼,质地很硬,吃时得用刀切。饼的上面,凸起“五仁月饼”四个字。每次看见这四个字,我总在想,到底是哪“五仁”?月饼里的青红丝又是什么?有的说:“青丝是西瓜或冬瓜皮,红丝是木瓜皮。”也有的说:“青丝是葫芦皮,红丝是橙皮。”在我的印象中,家乡的月饼馅料有糖渍的金橘,有杏仁、西瓜子仁和芝麻,也有绿色的葱花、白色的肥肉和未融化的冰糖。我很爱吃这样的五仁月饼,毕竟在那艰难的岁月里,能有月饼吃,已经很不容易。我们家兄弟姐妹多,是生产队的超支户(劳动工分与分配的粮油相抵后还须补现金给生产队),平日买盐、买煤油的钱都得节省,哪来的钱买月饼?饼少人多,一块饼要切开很多份来分。一块小饼,一口就能吃掉,可我却“舍不得”一口吞,先慢慢咬掉一层饼皮,再一点一点吃里头的馅,最后连落在桌上的饼皮,我都会用食指粘起来送回嘴里。吃着月饼,我既满足又遗憾。满足的是久盼月饼,终于如愿;遗憾的是就那么一丁点,塞牙缝都不够,且要等到来年。
那时,还有一种酥皮月饼,家乡人叫“剥皮饼”。这种用豆沙、枣泥、莲蓉等做馅的饼,酥松绵软,外脆内嫩,十分美味。吃的时候,得一手拿饼,一手摊开托住,要不然,又薄又酥又脆的饼皮会掉在地上。可这饼贵,母亲很少买。记得有一年中秋节前三天,我和弟弟无意中在黑黢黢的储谷间找到一包酥皮月饼,打开一数:十个,我们便一人吃了一个。没想到,第二天母亲发现送给外婆的酥皮月饼少了两个,气得把我和弟弟打了一顿。
如今,市面上各种月饼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儿时的月饼,品种单一,也无豪华包装,但每年中秋,家人聚在一起赏月吃饼,是那么幸福快乐。对我来说,儿时的月饼,是父母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故乡的味道。如今的我,父母再也见不到了,故乡再也回不去了,心里难免涌起“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伤感。